近日,妻同事的丈夫,一只肾脏出现某种衰竭问题,当地医院建议摘除。夫妻二人到处寻医问药,终于得知上海一家医院,运用一种针剂可以治疔。于是肾保住了。
由此联想到长沙某医院,一位正直的医生揭露了医院过度医疗黑幕,引起有关部门警醒。同时也联想到过去,随便一个感冒,医生就让挂瓶;随便一个咳嗽,一个冬天都治不好。一个月的医保费,一个小毛病就全花光了。
过度医疗的实质,就是医院追求经济效益,医生多手术、多开药、开好药,他们首先考虑的是物质利益,其次才是病患者的真实需要。当然,有时也是医生保守,让过度医疗更快地解决一些病症问题。好比感冒挂瓶,好得快;好比肾出了问题,切除了事!其中的后遗症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就不作考虑了。国家医保的医疗支出也不顾及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目前的病症解决了,患者的治病目的达到了,医院增加了收入,医生增加了奖金,貌似功徳圆满。可是,医者的仁心呢?全丧失了。
如果说过度医疗损害国家与患者利益,不得人心,那么,说过度教育祸国殃民也不为过。国家教育、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违备教育规律,过度教育,其后遗症是巨大的。
应试教育,以考试为指挥棒,死记硬背为主,单项反复训练为手段,学校变成"考试"工厂,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与创新能力,往往高分低能。
学校教育以考试为中心,往往运用时间战术和题海战术,任意延长上课时间,增加课时,推迟放学,学生每天完成机械作业数小时。这样的学生哪有什么童年,哪有什么天性,又有怎样的创造力?
家庭教育就是补课,上各种补习班,不输在起跑线。学校补课,校外机构应运而生,各种补习,诸如衔接班、各科补习班、一对一补课等等,五花八门。学生疲于应付,家长拼命掏钱。其效果有限,拔苗助长,苗能长好吗?
种种过度教育被当成了灵丹妙药,也许成绩上去了,但学生的学习素质、身体素质上去了吗?
医院的过度医疗问题正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得到改善。但是过度教育问题却始终悬而未决。始终是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大行应试教育之道,学校、老师、家长唯分数论的思想仍占主导地位,这样的学校、老师和家长,教育能不过度吗?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月盈则亏,日中则昃"。凡事都应有度,过度则有害,其后果或可预见也或许难料。过度医疗和过度教育,事关医疗与教育两大民生问题,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得到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