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统计,我国现有民间收藏者超过8000万人,而中国拍卖公司的数量早已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 国内收藏家超过8000万人 “民间收藏热,热的不应只是‘钱’,收藏的原点是唤起对历史文化的记忆,收藏者应该是收藏历史的人。” 据统计,我国现有民间收藏者超过8000万人,而中国拍卖公司的数量早已超过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在汹涌的大潮中,收藏市场逐渐成为一个逐利之地,呈现出失去理性的疯狂。
不起眼的物件却能见证历史 事实上,经济价值只是收藏众多价值中的一个。好的民间收藏能起到保护历史记忆的作用。比如,在很多人的眼里,春节的年俗,除了吃年夜饭送红包,就剩下了放烟花爆竹与接财神了。 近年上海实行烟花爆竹禁放令,有人认为这会冲淡过年的年味,其实不然,传统的年俗活动很丰富,只不过不少被我们遗忘了。好在,一些收藏品为人们保存了部分记忆。 一位浦东收藏爱好者手头有一件清代的手提书箱,它表明:以前过年有“元日开笔”的年俗,即读书的孩子要在大年初一的上午,提着小书箱到文庙,铺开大红笺纸,端端正正地写上“元日开笔,读书进益”之类的吉祥之语,以此鼓励自己奋发读书。吴少华查阅资料,发现早在唐宋时就有此年俗。 而另一位藏家发现,上海以前过年还有一个重要仪式,那就是“秤人”,在屋梁上系上绳,挂上秤,人人上去称分量,寓意在新年伊始之际,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以此自省而启新……
“收藏界一直存在一大误区,盯着老物件,却对现代的东西视而不见,认为存量多,价值不大。殊不知,一些现在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有十分重要的实物学术研究价值,如果不注意保存收藏,也是遗失一件就是一件,失而不会再得。” 如20多年前发行的上海地铁测试卡,这种卡发行量很少,使用时间短,却是中国地铁历史的见证者,如今一张市值已近10万元。 上海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其他展品都有,唯独缺能反映老百姓生活变化的物件。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都没能找到,最终,上海市收藏家协会牵线,民间收藏家们征集到一整套反映上海老百姓在改革开放后吃、穿、住、用、行等生活方面巨大变化的藏品。“这说明有特色的民间收藏是能见证历史、传承文明的,甚至可以成为公共收藏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