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自律是强者的工具。同时,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悖论?
早点大妈每天早晨鸡鸣定时出摊,坚持了三五年,自律不?但好象并未为强者。
笔者曾经工作在首钢集团,轰鸣的车间里,总有一群很自律的守时人,他们是领导眼中的好员工,只是10年过去了,很多人依然还是车间的普工,拿着刚够养家的微薄薪水。
只要你稍微留意,你会惊讶的发现,周围自律的人不少,他们有自己的计划,能约束自己,遗憾的是,自律并未让他们成为精英。
同样的事情,坚持做三五年,有的人成为了细分岗位专家,有的却还在原地,打卡糊口。
WHY?到底差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看大众对自律的定义,所谓自律就是工作要有计划,几点吃早餐,几点锻炼,几点完成工作的A事情,几点B事情,几点下班接孩子、、、、是不是这样?
于是,为了完成既定事情,很多人做A事情时,想着赶紧做完,因为接下来还有B事情做。
请问,这种方式做事,你还会对如何做好A事情,有过细致的思考吗?
比如,曾经的我,规定自己每天早晨7点,务必做完60个俯卧撑,你知道我怎么想吗?
赶紧做完,我还得上班呢,而根本没有去感受,如何真正才叫完成一个标准动作,哪儿发力才能达到健身效果。
这样所谓的机械自律了3个月,身体机能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关于读书,我的过去经历就更搞笑了。我规定自己1周要看一本书,因为我觉得很久没看书了,但我从心里抵触它。(有没有同党?)
怎么做呢?强迫自己看。我不会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它?对自己哪些地方有用?你打算如何借此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吸收它?
我只是为了完成既定的看书任务,硬着头皮,当我翻完最后一页,哇,我终于看完一本书了,至于效果嘛,我不去想(准确说,是我不敢想)。
再如,一个人接下任务,上午9点至10点,要拜访A客户,他理解为,只要和客户见面时间过了一个小时,泛泛聊聊,就算完成了这个计划。
几乎很少人,在见A客户前,问自己十万个为什么,以便做好充足的谈话准备,达到目标。
请你也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做的某些事情,有没有匆忙的机械完成它,好不容易面上完成,告诉自己,我终于完成了,然后高兴下班回家躺沙发。
如果你做完工作,没有价值感,没有感受新的认识和角度的欣喜感,那你所谓的自律,大概率也成为不了专家。
讲到这里,你可能隐约感悟到了,成为强者的自律背后神奇的暗物质。
三年前,我认识了一位做培训的牛人,都姓老师,89年出生。从0起步,3年做到了累计服务学员超过2万人,超越了80%的同行。
不仅如此,你去他家做客,他会亲手做菜(我想,你也会,这不是重点),只是他做出的菜达到星级厨师的水平,不止如此,他钢琴悦耳,唱歌也很好听,画画也很棒,而这些大部分的爱好,都是最近3年才开始。
我问他,你工作那么忙,如何在不到3年时间,培养自己这么多业余爱好,还玩的这么好?
你知道他怎么回答吗?他说,你只要用心,你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之后,我留意这些强者做事的方式,也拜读了不下30本自律效率的书籍,我终于悟出了其中成为强者的自律,背后的三点关键:
首先:保持专注。在既定做事时间,心完全沉浸在此事中,要有研究的心态,专注于它。
你发现有的人做事时,就如很多人吃饭的状态,虽然嚼着饭粒,却想着其他的事,虽完成了吃饭,但并未体验到用餐的快乐。
你想象一下,心里装着一会马上接孩子的心事妈妈,此刻她读书的效率怎么样?工作时,生怕错过信息的员工,手机放在桌边,一边工作,他们的工作成果又如何呢?
可能你会说,我知道呀,可就是无法静心,怎么办?
这需要你提高安住当下的能力。如何才能做到呢?我推荐你一个帮助你收心的技巧:每天早晚各一次,正念冥想8分钟,感受呼吸,注意意念与情绪的处理的技巧。
30天后会有明显的改善,坚持半年后,90%的人,都可以做到专注当下。
其次,对当下的事,要有100%的信心,并成功实行身份转换。
什么意思呢?比如,你学习演讲,你上台讲话,你要对这件事有200%的信心,并想象自己是演说家,当你化为这个身份的时候,你的潜意识自动会向你的要求靠拢,给你能量信心的支持。
否则,你看到良辉培训的纪校长也坐在前排时,你的思维可能就会停滞了。
再比如,你虽是学员,但老师要求学员之间相互点评,那你点评时,你就不能定义自己的身份是学生,而是想象自己就是评委(你会觉得很牛),否则,你就可能放不开。
做饭时,你就是中餐厅厨师,当你这样的一个角色,你就会思考一系列与身份相符的问题,并由此激发你的表现灵感。
最后,保持你的思维活跃度。不断问自己,做此事的目的。如果不这样做,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如果这样做,细节如何改善,才能更好呢?
当你形成思考的习惯,一年后,你都会惊讶自己的效率,新的方法层出不穷,并可能成为你行业的翘楚。
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个牛人,80后科学家,颜宁。清华最年轻的教授,美国院士。她不仅科研成果顶级,最要命的是,她的很多爱好,尽管是业余,但段位却很高。比如滑雪、唐诗宋词。
其实,做啥事啥成的正真的原因,是自律火车头的拖箱--专注与琢磨,只有后者才能保证火车到达目的地,满载而归。
我不仅写出来,精英自律背后的秘密,我也一直践行。这不,最近,我经历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前几天和一名医学女博士相亲,如果你有机会去相亲(我知道你可能结婚了,不是要拆散你,只是要你想象一下,好吗),你会做什么呢?
可能有人会说,我去看看,聊聊呗。
我不认为,见面聊完,就算完成相亲任务。我去之前,问了自己十万个为什么。
这次相亲的目的是什么?是初步获得对方认同还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如何做?形象、谈话内容?如何不漏声色呈现自己的价值?(勾起她了解我的兴趣,我是不是太坏了)
如何通过发问引导?谈哪几方面,以掌控谈话方向?对她的初步信息,你了解了多少,如何制定谈话计划?如何提问让对方舒服?出现尬聊怎么办?提问的语气、表情?如何实现聊天中的先跟后带?
当我做完这些功课,开始上路了。(我是指相亲,不要多想)
原计划的1小时相亲,结果激起了对方聊天的兴趣,一直谈到她主动结束聊天,(别急,往下看),因为下午4点,她要赶到医院值班。
所以,自律不是在既定时间,完成任务这样简单,否则,你会跌落自律陷阱。
精英自律,都是做事过程的专注与思考,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超出你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