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准备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个公司,面临一个股权分配的问题。通过学习后整理以下一些内容和大家分享。
股权分配有三种分配方式。
传统分配制度
1,法定分配制,按照中国公司法分配,大家出多少钱占多少股份。比如这个项目需要300万,经营团队三个人出100万,投资人出200万。然后按各自的股份比例,出多少钱占多少股。经营团队三个人按市场的薪酬发放。这种按资金分配股份的方法强调的是资金的重要性,主要靠资金获得赢利,后期靠人才的价值获得发展机会很少。这种模式里面对人才的定价是零,只考虑大家早期每个人能出多少钱,完全没考虑每个人对项目有多少参与,多少贡献。
这种分配系数后面会出现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创始人团队觉得不公平
假设创始人团队在公司发展后有一人因其他问题辞职,他占的那部分股份能收回来吗?如果在签定股东协议时没有讨论过退出这个事情,就很为难,如果让股份继续留下来,对其他创始人就不公平也不合理。如果让他退股,怎么退,按原始入股资金退,还是按当前公司估值退,还有怎么退又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体现在经营和投资人之间。经营团队出资100万,投资人出了200万,假如公司发展良好,翻了三倍,创始管理人团队还按当时资金出的比例分配,会觉得不公平。
针对以上问题有第二种股权制度。
银股身股制度,银股是基于出钱在公司拿的股票,另外一个是对于经营团队来说,大家除了出钱的贡献,还有人力的贡献,这部分作为股权的激励,就是身股。比如从银股稀释20%做为管理团队的股权激励
银股身股制度的三个特点,区分人力出资股东和货币出资股东,基本是货币出资占大头,人力资本占小头,还有钱权不分离,基本上出资大股东拥有管理权。
这里面会出现的问题
1,经营团队创造增量价值的动力不大,有20%的股份激励,把这个存量部分翻一翻,他可能有动力,但是你要让他翻个30倍,基本上这个游戏玩不下去。
2,经营团队对公司没有控制权,出现关系公司方向的决策时,会出现决策受阻和效率变慢。
第三种股份分配制。股权分配的本质是价值创造,价值评估和价值分配,这是它的底层逻辑。
大家做企业关注的是组织经营成果,大家是希望把这个蛋糕做大。这种股份制企业属于人力驱动型的企业,团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比如说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这种公司。华为这家公司,创业注册资金2.1万,阿里巴巴早期启动资金才50万人民币,腾讯早期启动资金也是50万人民币,而如今这三家企业都发展到上干亿美金,这些增长是当年注册资金的贡献,还是经营团队的贡献?肯定是经营团队的贡献。
所以股份分配制是以人为核心的,股份分配大头以经营团队为主,公司的控制权也是以经营管理团队为主的。这样才充分调动经营团队的积极性。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