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起意,和朋友相约一起去爬山。三言两语,简洁明了,交代清楚。火速出发,轻装上阵,目的地,赵公山。山脚下,简单一餐后,各自揣了一瓶矿泉水,上山,很无畏,很自信,很坚定,很洒脱。
慢悠悠,开始爬山,路遇行人不多,非节假日,理固怡然。之前,来过了2次,算是旧地重游,倒也轻车熟路,一路风光景致,也并无多大的经心,只是脚步向前,一心想着山顶。爬山,向来都是要登顶的,不能辜负了高山,也算是磨砺了自己。
只是,今天的脚下,似乎是泥泞了一点。想着前两天的阴雨,这山间的葱茏,也是合情合理的。庆幸,还是有行人脚印的,可以顺着前人的步伐前进,也是挺好的,少了自己探索的麻烦与冒险,如此,甚好。只是,也要十二万分地当心脚下,一旦,泥土遇上了雨水,那可真是生生死死不分离呀,雨水浸润了泥土,泥土裹挟着雨水,于是,有了脚下的颤颤巍巍与并不想要的“溜之大吉”。一路的滑溜,一路的叮嘱,当心,慢点。
更为重要的一点,我们还是要不断向上爬的,绵延无止境的山路陡直地向上着,似是在不断地呼唤着登山者,到前方,上前来。就往日来说,简直是毫无压力的,可以是一路奔腾的,轻盈的。但今天,似乎有了些莫奈何,没有足够用的装备,这样的路,脚下不断地打着滑,神经时时紧绷着,只是为了不摔倒,不让自己太难堪。还是,一路行进着,向上,向前。
脚下的鞋子慢慢地变了模样,有了装饰,加了重量。终于,体会到军人负重行军的感受了,那是逐渐沉重的步伐和佝偻是身影啊。也,不再挂心鞋子的心情了,誓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用来走路的。只是走路,不管怎样的路,都是要去跨越和征服的,只是为了给脚掌以舒适和安稳,这也是发明鞋子人的初衷吧。到这里,事物终于回复到了它本来功能,固有的作用,不要任何外在的虚伪与矫饰,往往,才是最好的,好好坏坏,行或是不行,都一眼明了。
所以,登山,又特别是泥泞的山路,积雪的山路,还是需要专业的登山鞋的,普通的运动鞋,始终还是差了点。这,也无可厚非,何苦为难其本来就不擅长的呢?天地万物,自有各自的用武之地。“鸠占鹊巢”,也终究会有各种不适宜,带来各种掣肘的,都会不舒服,也发挥不了最好的效果,又何必呢?
前半程,泥泞里,消耗着体力,也磨砺着意志。身体上有了累,心灵便有了迟疑,泥泞磨折的山路,一脚泥,一脚水。但,还是没放弃,誓要登顶,一座山,不等不靠,不悲不喜,只是安静地矗立在那里。悲喜的是来来往往的人,登顶的雀跃欢喜,放弃的悔恨遗憾,没来的希冀渴盼,都是各人的纠结与欢喜而已,不是吗?
于山来说,你坚持或放弃,你来或是不来,它都安安静静。而,于你来说,就有了复杂的心境,或耽于自己的身体,或惑于他人的怂恿,或困于自己的彷徨。所有这一切,应该是所有人,都会面对的吧。只是,简单的一个理由就好,给自己一个坚持,给自己一声呐喊。也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其实,有时,我们不妨简单一点。爬山,登顶,只是因为山在那里,而我,又刚好来了而已。如此,简单明了,还会有什么纠结与挣扎呢?
半程,不做停留,继续向前。只是,刚一出发,就迎来了一场挑战,庙堂后的小路,泥泞非常,实在下不去脚,还是出于怜惜鞋子吧。屋檐下不断线地滴落着水滴,滴滴答答,节奏有致,韵律自然。很不错的意境,忆想起了早先乡间,雨落屋瓦的情景,那是雨水和青砖黑瓦的交响曲,是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之源,是人与自然的和合之美。
所谓的雨打芭蕉,雨湿青瓦,青石板的悠长,那是一种回不去的悠然,一份美好的浪漫。现在,也只能是想象了,这种慵懒惬意的节奏是现代高效所接受不了的,只能淘汰在了历史滚滚洪流里。只是,当需要一点诗情与情怀时,总会想起,也总是提起。往往,成了匆匆灵魂的附庸风雅与矫揉造作。
前方弥漫着迷蒙的雾气,仍是高山密林,一路蜿蜒而上的坎坷。泥泞里,找不到前行的路,贴近屋壁倒是有些许干燥的泥土,可以行走。但,得非常之小心谨慎,且要身体紧贴着屋壁,似壁虎一般,方能通行。勘察之后,小心通行,还不忘拍照留念,巴在木质屋壁上,周遭迷蒙的雾气,像极了犹抱琵琶半遮面,娇羞。更多的是故作姿态,但,我们乐此不疲。
疲惫里,也总会有惊喜。转过来之后,我们发现了雪,出于激动友人不住地拍拍拍,真是小家子气。由此猜想,山上肯定还会有更多的雪,所以,不着急,美景在后面呢。果然,一路都有散落的雪堆,一大团,一大团的。但,山路仍然是泥泞,只是少了之前的泥土,多了石块与水,应该是雪化的水吧。
沿路向上,体力不断地消耗着,每向上一步,都费力非常,真正的考验来了吧。终于,我们看到了满山漫的积雪,覆盖着大地,压弯了大树,白茫茫的一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中桃花始盛开”。就是这个道理吧,山下不见雪,山上却是雪满山。山道上的雪,成了前进中的障碍,不住地打滑,这时,有个冰抓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必需的。但,简装出行的我们,没有,也是没做计划的。所以,只能一路手脚并用地往上。
途中,也有遇到向上攀登的人。有像我们一样轻装简从的,也有背包专业的,都是三三两两的。吃力地,奋力地,挣扎着,向上继续着。健步如我们,风一样的超越了他们,走在了最前面,成了前方风景的先领略者。自然面前,好像是不用讲求先来后到的吧,一视同仁里,讲求的是缘分。
也有往山下走的,或是登顶了的,或是半路放弃的。登顶了的,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着安全,这也是人之常情吧。走过的路过了的桥,总会成为我们各自的资本,理所应当地“好为人师”。苦口婆心,谆谆告诫,总是,出于善意与好心。听了去,或多或少,也终归是有些许好处的。当然,这得对坚定的人来说。不然,反倒成了左右为难的纠结,增添了烦恼。所幸,我们是坚定的,目标明确,山顶,这座山最高的那个点。眼里有了它,脚步就只是向前。
渐行渐累的身心,越来越沉重的步伐,望着前方越来越陡峭的山路,满山的大雪,渐渐没了初见雪时的欢喜。又冻又冷里,缓慢的步伐,带来的热量越来越少了,最可怜的还是自己的手,为了不让自己“膜拜”大地,不断地触碰冰冷。雪地里的挣扎,谁懂谁会?只有自己最懂,还是要向前。
突然,头顶出现了一道亮光。一直以来,都是在雾蒙蒙、雪茫茫里艰难攀登,看不清周遭的景致,视力所及也是有限,仿佛有了”天庭般”的朦胧与飘逸。抬头,这一道光,将天分成了两色,上层是碧空蓝天,白云飘逸,下层是迷蒙一片,山也隐约在了若有似无里。看得见的是枯枝突兀冲天,看不见的是密林层层,只有雾茫茫。应该,快到山顶了吧,山顶一定有美景在等着我们,等着我们这样的有缘人。
于是,加快脚步,但,也只是有这个雄心与意识而已。沉重的脚,是不听话的,于是,出现了意识不能主导的局面,算是,意识败给了身体了吧。也终于明白,何谓“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了,极度疲乏的身体才是大爷,强大的意识也是无能为力的。山上人,不住地鼓励着,催促着,美景不等人啊。
终于,耗尽了最后一口气,鼓足了干劲,来到了山顶。气未喘匀,径直去了后山。哇!大美,美到难以形容,感觉自己词穷了,只能不住叫喊着美。打眼望去,“天光与影共徘徊”,一碧如洗的蓝天,轻盈飘逸的白云,明艳耀目的红日,让人不能直视。红日映照下,云海茫茫,流动在群山之间,似是一簇蓬蓬的棉花,妆点着群山。隐没于云海的群山,起起伏伏地绵延着,随着云海,伴着云海,构成了一副完美的云海群山图。果然,大自然,才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挥毫里,大美,浑然淋漓。
红日,不时地洒落山尖,依着云海,隐隐约约里多了一份朦胧美。叹为观止,不住地赞叹,不住地拍照,留住这时这地的美好。手机里有了鲜活的贮存,脑海里有了一段难忘。美景,从来,都是给有缘人的,很荣幸,我们成为了其中之二。
回程,又是一番磨折。但,内心欢喜。
爬山,从来都是一种磨砺,一番较量,一段难忘。没有舒适安逸的轻松自在,没有轻而易举的一蹴而就,但,有艰辛坎坷里的深刻难忘。身心的磨砺,意志的较量,回忆的难忘。想来,也算是值当了吧。爬山,“会当凌绝顶”,放眼抒怀时,才会有“一览众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