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倚来犹未倦,蚤莫已油然。月洒虾蟆水,花喧蝴蝶天。傒情看满望,公道到私田。陇上相逢者,同声祝大年。喜雨有作,黄道周。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明福建漳浦铜山(现福建东山县)人,明末著名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术。工书善画,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才。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现存诗两千余首。
黄道周是明代最有创造性和代表性的书法家之一,擅长楷、行、草,草书尤为著名。其行草,转折刚劲,体势峭拔奇崛,书风雄健奔放。黄道周把书法创作当作个人的“第七、八乘事”,告诫他人“切勿以此关心”,也瞧不起所谓的书法学问。其书法的根源虽源自钟繇,但体态、格局都自成一家,属开派人物,气象很大。其个性独特,敢于直言,所以对“书法小道”自视很高,同时代中,眼里似乎只看得上倪元璐。
但说归说,做又是一套,尽信书不如无书。黄道周多有书论言及书法,如“遒媚”,如“古拙”,重视临摹,且作书讲究,传世之作数量并不少,可窥用功之勤。其对钟繇、索靖、二王及章草的借鉴和取舍,入木三分。又能以小展大,模糊临创之间的界限,非古非新,又古又新。可谓“山登绝顶我为峰”,天才。
清人秦祖永在《桐荫论画》中说,黄氏“行草笔意离奇超妙,深得二王神髓”。近人沙孟海在《近三百年书学》中指出,黄道周“二王以外另辟一条路线”。看来大家的眼光很不一样。但说其得二王神髓者不错,说另辟路线者也对。
高耸右肩的倔强,字距密不透风的紧张,都呈现出一个“狂狷”气质的黄道周。那种“拗”是从骨子里头散发到形外的,可不是装出来的,丝毫没有掩饰。所以不做作。
不到火候,学不了黄道周,一学就怪,一碰便堕野狐禅。
(李金豹)
采编不易,感谢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