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再也看不到大街上有摆小人书摊的了,在四毛童年的记忆里,小城里繁华的或者不繁华的地方,没准哪个路边,就会有个小人书摊,比如二完小门前操场上的路边,就有一个。
那地方是孩子们的乐园,四毛十分清晰地记得,二完小门前那位摆书摊的老人,总是不合时宜地穿着一件长袍马褂,长须过胸,神态安祥慈和地坐在小人书摊前。
老人的小人书摊很特别,一块深蓝色的碎花布铺在地上,小人书一排一排整齐地摆放在上面。这些小人书的封面,都是用桐油刷过的,所以结实耐看。
四毛听父亲说起过,老人在这里摆小人书摊已经很多年了,谁也不知道老人究竟有多大年纪,也没有人知道老人叫什么名字,反正在四毛印象中,是个很老很老的老爷子。据说是个晚清秀才,文学方面极有造诣,年轻时是那种满腹经纶的罕见人才,可惜在那个没落的晚清时期,英雄无用武之地。
当然,这些不是四毛要关注的重点。引发四毛兴趣的,是老人那些绘图、绣像的小人书,比如《水浒传》、《红楼梦》、《杨门女将》、《西游记》之类,一分钱可以看上两本,是明码标价的。四毛每次看完书,都自觉地把钱放到老人面前的小小的铁皮罐头盒里,很多次四毛还发现,有的孩子看完书后没给钱就走了,老人也不言声。
还有的时候,四毛自己看书看得忘了算帐,看完后才发现口袋里没带那么多钱,手里捏着仅有的一两个钱镚镚,就忸怩着不知如何是好,老人总是笑着摸摸四毛的头说:“没事没事,有多少都行,下次给也行,想看你就再看吧。”其实到了下次再去的时候,四毛还回去钱的时候,老人似乎根本都不记得这事了。
四毛也有好几天手里没钱的难过日子,可又耐不住想要看小人书的强烈愿望,就蹭过去帮老人收拾那些被弄乱了的小人书。善解人意的老人就会说:“你今天干活了,奖励你看书吧,想看哪个看哪个,不要钱。”看小人书的时候,四毛常常看得入神忘记了上课的事情,不过这也不用担心,老人总会在课前十多分钟的时候提醒四毛:“快到点了,去上课吧。”
放学后的四毛一出校门常常也会直奔小人书摊,但她每次往下一蹲的时候,老人就会笑眯眯地说:“别看了,快回家吃饭去。”
有一次四毛看完小人书去教室的时候,脚下不经意间踢起一个软软的东西,拾起来一看,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很别致的布钱包,上面还拴着一个漂亮的小玉坠子。四毛没有细看里面的东西,进了教室直接把钱包交给了老师。那时候的孩子们,捡到东西交给老师是十分自然的事情,这是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儿歌长大的一群孩子。所以,这件事在四毛眼里再平常不过,没多久她就忘记了。
只是从那以后,四毛明显地感到,小人书摊的老人只要远远看到她,就看着她微笑,有时候还减免四毛看小人书的钱。周日没事的时候,四毛也喜欢去小人书摊上,因为时间充足,老人通常会给孩子们讲些前清的故事和一些传奇,那些从老人嘴里娓娓道来的奇闻轶事,常常使四毛和其他孩子们听得忘记了看手上托着的小人书。让四毛感觉遗憾的是,那时候光知道听的时候乐哈哈的,不懂得做点记录,以致于那么多不可多得的好故事,听过也就随后忘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没留神是从哪天开始的,小人书摊再也没出现过。直到有一天上班会课时,老师搬着一个大大的纸箱子进了教室,打开纸箱盖,里面竟然是四毛和同学们再熟悉不过的、那些桐油刷过封皮的小人书。更让四毛惊讶的是,四毛交给老师的那个系着小玉坠的钱包也在里面。老师告诉四毛说,这个钱包,是摆小人书摊的老人的心爱之物,是他当京官的父亲留给他的,据说还是京城一位王爷赠予他父亲的。这下四毛明白了,为什么老人后来对她那么好。
老师说:“摆小人书摊的老爷爷去世了,他在这里没有亲人,这些小人书是他留给你们的。”教室里是长时间的沉默,四毛和她的同学们,都静静地盯着那些小人书,谁也没有说话,记忆中,这是四毛上过的最安静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