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来到教室,孩子们已经写好了板书。当一年级学生搬进来的时候,复习已经开始了。抢麦是孩子们做的,还比较靠前。他们将下面的上麦状态栏拉到了最右边,一时没看到今天的主播是谁,听声音和时老师很象,将状态栏拉到左边,果然是时老师,还有一位小嘉宾。画面很温馨,感觉到孩子们“呵”的放松下来。韩立国匆匆跑了上来,拿起粉笔将板书上的广播改成了时老师的名字。
今天学习的是《妈妈的眼睛》。孩子们对轻声总是读的不好,尤其是“的”,每次都要发成三声,听起来非常别扭。给他们纠正了好多次,感觉三年级学生还好点,能够改变过来,一年级的学生就不是那么太容易改变即成的习惯。上了一次麦,孩子们有点紧张似的,当时老师读第一节之后,他们没有接着去读第二节而是从头读起来,从三年级那迟疑的声音听到应该是被一年级带偏了。孩子们的自信程度还是有点弱。但有个好的兆头是他们迟疑了,说明他们在思考了。过去是看不到他们思考这个迹象的。
等到上麦以后,三年级孩子就急不可耐的埋头写起了自己的诗。徐俐文写了四行就大喊大叫要给我看,他就是这样,一会儿表现信心百倍,一会儿又情绪低落。按说这样的人是最富有诗意的,可是这种诗人的特质到了他的身上,却有些不伦不类。没有冷落他,我认真的看了一下,对他说:太简单了,你看屏幕上的诗有三节呢,你试着再多写点。他点头再次投入到修改里去。中午他交上来的诗配画来看,基本与原诗切合。
在三年级学生改写诗歌的时候,便专门开始针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指导。先是将他们的座位进行了调整,把他们放到最前面来,同时也给固定了一下位置,以期下次有迹可循。然后给他们分组指导朗诵,但是总感觉缺乏激情,有点沉闷。细细想想,其实中规中矩,只不过最近一直改变自己的心态,所以从我这里到我班的学生都是一整天沉浸到一种童话般的专注中来的,对于别的学生有点不习惯的感觉。本来应该将这个激情感染给他们的,但是今天不知道怎么了,精神状态很差,从起床那会就不在状态,浑身无力的感觉。有老师说是新教室装修残余的反应,也许吧。因此,一整堂课闷闷沉沉,也只能谓之中规中矩,但是心灵那种愉悦和心境那种提升却没有了。
中午孩子们将他们的诗配画交上来了,当我来到办公室,漂亮的颜色堆满了我的办公桌。拿起来看看,真的很是精彩,孩子们很用心,从画面到诗句,都体现出他们的用心来。而且创意写作的成果、快乐书法的成果,都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有不同的体现。
快乐书法
快乐书法是早上的最后一节课。这堂课中总是有美妙的背景音乐,能够让人心静的古筝音,也许会唤醒孩子心中那文化传承的沉淀吧!让孩子们认真听远程的老师讲解。四年级的学生有拿起指头跟随老师的讲解书空的习惯,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将之养成,需要提醒一下才会拿起手指。
我的身体有点不舒服,所以课堂里没有能够适时的指导学生,所以总体上来说好象这个课失去灵魂似的。就在想,一直在说学生的课堂的主体,其实老师是课堂的灵魂,也许没有摸得着看得到的表现,但是缺乏老师的课堂,基本是一堂僵死的课堂。关于这个话题,以后要着重关注一下。因此这堂课没有对学生的书写及时给予回应,学生的练字也没有表现很有变化来。他们中午交上来的作业有点少,没有几个学生完成。需要考虑能够对这个作业对他们进行时间规划,来帮助他们按时完成。还有,需要考虑一下这每周一节的这个课怎么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意写作
下午第二节是创意写作。进入教室迟了点,孩子们已经准备好了。课堂上试着调整自己,可是还是不想多说话,浑身的无力感还是明显。今天创意写作是时朝莉老师在讲“什么是诗”,出现那么多的有关水果的诗歌,让学生通过读和对比来感悟什么是诗。给学生分了一下组来读,让平时朗读比较出色的个人来读,但都是惯常的样子,不能说不好,但总缺点意境感。硬撑着给学生们读了一首做个示范,总体来说情绪还是低落。以至于下课了也没有对学生提出作业要求,到放学的时候只有三年级交上来五个同学的作业。今后要对所有学生做个规定了。
花絮
一整天,浑身乏力,情绪不高,什么都不想干的感觉,但是又不能不干,便硬撑着,非常的难受。晚上一个人在办公室,静静的,握手中感觉有点力了,但是情绪还是不高,还是一副不想动的感觉。怎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