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家族群使用指南

在这个大家都准备愉快地迎接寒假的季节,龙妹却目睹了一桩“家庭惨案”。

图:编辑室自制,下同

当年也是这样与父母斗智斗勇的我不禁为表妹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几乎每个人手机中都有的“开心家庭群”。

一个很神奇的现象是,提到家庭群,大家对于它的印象似乎都大同小异。

最明显的就是标题了。

“幸福一家人”“一家三口”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一类名字。 但是,也有的家庭从群名字开始就显示出自家不羁的个性。有的人喜欢取一些和自家姓名或者特征有关的群名,像龙妹家的“多拉根”(dragon)就是和龙妹有关系啦。

不过,龙妹家用过的微信群名还包括但不限于:

还有一个非常实际的,一到过年期间就会换上的: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喜欢这个务实的名字。

有的家庭仅仅通过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表演欲望非常强烈:

也有非常高冷简洁的:

总之,从取名这个环节开始,就注定了“家庭群”会成为我们所有群聊中的一个史诗级存在了。 而面对家庭群中常常出现的内容,我们也仿佛拥有着同一个群聊。

大家都有着被链接支配的恐惧。

在这个群里,我们可以彻底地明白自己的知识究竟有多么的浅薄无力,每天你都可以知道几个你从未听说过的“可怕真相”。

偶尔,还可以有幸看到来自长辈自己的辟谣。

对于一些“99%的人不知道的养生知识”,你是那智慧的1%。

可能家中的人还有这每日一鸡汤 / 经验的分享习惯。

四季的变迁,气温的变化,只需轻轻点开家庭群,你就能知道。

当然,对于这些语段,龙妹相信你不可能不熟悉。

偶尔还会有一些你不得不跟的队形:

 群里的晒娃现场

不过最令龙妹头疼的还是这个:

大段大段的语音

也许是习惯的关系,长辈非常喜爱使用语音聊天。

但是语音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大段大段的长语音,更绝望的事情是,听到中间一半一不小心被打断,或者其中有一段话听得不是很清楚,那么我们将要面对的,将是长达一分钟的重听。

有一天,龙妹后知后觉地发现了微信的语音转文字功能!

假的,都是不存在的:)

在家庭群中,龙妹还拥有一套全新的表情系统,并且可以熟练切换使用:

青春无敌 vs 美好晚年

不过,最常用的表情还要属这些原始的系统自带表情啦:

家庭群最最最神奇的一个地方,是在于在群中的人,不管是长辈还是小辈,都一下子变成了“有脾气”的小孩子。

会互相甩锅:

一起买东西:

会充分展现他们对我们的“爱”:

偶尔也会真情流露一下:

虽然可能会犯乌龙:

有时候紧跟潮流:

但也仅仅是有时候:

会很幼稚地比试各种“微信小程序”的排名:

然而这样的家庭微信群,尽管偶尔会默默和身边的人吐槽,我却从来不舍得屏蔽。

随着年龄逐岁地变大,也有越来越长的时间独自在外,龙妹终于慢慢理解长辈眼中“家”的含义。 

以前也有与人争论过,现代科技的发展,到底是让这个世界变成“天涯咫尺”了还是“咫尺天涯”。

我很坚持是天涯咫尺。

不管相隔多远,有这样一个群始终连接着我们,他们平常在耳边絮絮叨叨的方言变成了方方正正的文字,你所错过的好玩的事情他们也都发在了微信群里。每天坚持的天气提醒,时不时转来的养生链接,其实都只有一个含义:你在外面,要照顾好自己。 

在龙妹还很小的时候,跟着家中的老人去过寺庙,龙妹的奶奶有一点迷信,她在佛前伫立了很久,双手合十,低着头一直低声念着什么。后来她告诉我,她许了很长的一个愿望,把我们家中每一个人都提到了。

现在她很少再去寺庙了,但是依旧会往群里转有关生肖的链接。想到链接背后的感情,龙妹也就不觉得厌烦了。

更何况,想到他们原来细心地给我们切好水果,会在没有空调的夏天给我们扇扇子,会在带我们出去玩的时候很紧张地牵着我们的手,生怕下一秒我们就被坏人骗走了。

而相比之下,我们要做的,只是在群里和他们玩玩一些过时的“智力问答”,一起聊聊天,让他们知道:我过得很好,不用担心我。

就算偶尔他们的唠叨有点烦人,他们分不清真科学和伪科学,但是就像《查莉成长日记》中讲的一样,我属于他们,我们始终是一家人。

 泰迪一开始为自己家中的吵闹感到难为情,于是逃到斯潘塞家中,后来终于释然,当家人在一起吵吵闹闹时才是最开心的  图:《查莉成长日记》

快要过年了,龙妹已经改好微信群名,开始想象坐在电视机前,以春晚为背景,和家人一起缩在沙发上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的场景了。

或许抢到的红包数额还不能够买一包咪咪虾条,但是龙妹却又有了小时候过年收红包时的惊喜与快乐。

毕竟,过年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家人之间的团聚。

所以,关于你们的家庭群,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来和大家分享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