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晓君在群里提到这样的问题:
一、我们每天碎片化的学习,并没有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而且在身边人看来,总觉得有点不切实际。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我们没有坚持每天学习,那么跟身边不学习的人就不会有太多差别,至少不会问出这个问题——能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变化,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二、每天看书听书时觉得收获满满,但是放下之后又会觉得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书中的内容一点也帮不上忙。
我觉得不一定是这样。
我们读书学习,尤其是不那么功利性的非工具性书籍,对于我们自身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看了一本书也许不会对明天的生活有什么积极的影响,但也许会对一个月后的某件事情做一点指引,更或许会对曾经过去的某一件事引起反思,让你觉得“原来当时某某某的做法是因为这个呀”,给到你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也算是一种收获。
我们觉得自己看书学习没有什么收获的时候,也许真的是因为学得还不够多。今天碎片化学习的内容刚好没有指引到接下来的事情——这样的概率会随着学习的增加而变大,所以学不能停。
另外就是要把看书学习的内容内化,看到的只是信息,能掌握的才是知识。换句话说就是执行。只有执行了,才会发现书里说的比自己想的要难,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去推敲,推敲完之后再看,就会更有收获,这也是上学时候老师讲到的“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
看了少林派的《易筋经》,仅仅把经文背诵是没用的,得练。
有朋友提到罗辑思维,罗胖能够每天好为人师的来六十秒,是因为他有了那种地位和影响力。
我更愿意相信那是他讲话方式的优化效果。他总在讲自己是一个生意人,生意人当然要挣钱,所以他在推销知识的同时,也光明正大地把自己的价值观输出了听众的脑子。
于是大家就争相购买那些课程,赶着去屯那些电子书纸质书,毫不犹豫的买一些淘宝上不过一半价格的实体礼物——那些东西总是有很多人买,因为买了高兴。
每个人都好为人师,一年前我刚开始学习看书时也总是要把自己刚刚领会到的内容跟家人跟朋友高谈阔论一番,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懂得多。在简书上写了文章就胡乱投稿,直到把五个投稿机会都用满。
随着学习的加深,我却说得越来越少。
我开始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半瓶水晃荡,没有什么可给人指点的资本。我也觉得自己有时候针对一件事情总是在没有掌握很多信息的前提下就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当然是非常片面的。而且自己说的那些话,自己还没践行好,别人又有什么理由去相信去执行呢?
话说多了不值钱,现在如果别人主动发问我就谈一点自己的理解。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发现开始有人主动来参考我的看法,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是有收获的。
最后,还得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不能人云亦云,这个说了感觉挺有道理,那个说了也不错,于是自己就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朝下走了。
对任何事物都要有经过自身思考后的理解,不能因为对方是大V就趋之若鹜,也不能因为另外一个人没什么名气就不放在眼里,形成了自己的判断,不盲从,才能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