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作较忙,一边备课,一边上课,开会,创业期总是忙碌一些,刚刚开会时与伙伴讲,赶紧讨论完,我还要补功课,伙伴笑笑说看你能坚持多久,我也在心中想了一下这个问题,心想机会不易,且读且珍惜!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惠子,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宰相。是“名家”的重要人物。诸子百家中有一个家叫“名家”,这一派的特点是:天天在一起讨论、辩论名和实的关系。自己提出一个论题,然后自己开展辩论,然后再自己回答,再然后就自己也搞不明白了。
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自己不给自己画圈,基本上就不会被缠住,如果不是自己给自己纠葛,这个世上能够牵绊我们的事其实可能还真的不是那么多。
惠子给庄子就说一件事,提到魏王。魏王又是谁呢?魏王就是魏惠王,因为他曾经把首都迁到了大梁,所以又称梁惠王。梁惠王这个人我们很熟悉,《孟子》开篇就是和梁惠王对话。梁惠王问:“老头,从那么远来,可是给我带来了什么好处?”这是《孟子》的开篇千古一问。千古一问就是梁惠王提出来的。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说魏王送给我一个大瓠之种,大瓠就是大葫芦。魏王送给我一个大葫芦的种子,“我树之成,而实五石”,我就刨一块地,然后施上肥,把它给种下,再浇上水。它长得还不错。而实五石。不仅是长得不错还结果了,结了个大果子,果实有多大呢?“而实五石”,《说文解字》中说:石,百二十斤。一石就是120斤,五石就是600斤。结这么大一个葫芦用它干什么呢?我用它盛水,“其坚不能自举也”。葫芦皮薄,盛不了那么多的水。我们前面读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积的不厚就跑不了大船。葫芦皮薄,盛那么多的水,就“其坚不能自举也”。不能盛水我用它干什么呢?把它当瓢。可是这个瓢那么大,放到哪里?根本就没地方放,还占地方,那怎么办呢?惠子就说了,除了大还能怎么着?一点好处都没有,一点用都没有。
做事情要树根本、求突破。要下功夫,下真功夫,进而实现突破。如果我们在一件事情上不能求突破,也许我们的一生最终也不会有突破。所以,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可是它是由一个又一个的短跑组成的。那么,短跑就需要冲刺的能力。就是关键的时候不能掉链子,关键的时候能够冲上去。如果我们一个又一个的短跑能完成有这样的突破,那么自然离我们的核心目标就会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我们说《庄子》是大而美,真的大。庄子的思想有多大?用他自己的话讲,北冥、南冥,冥冥之间有多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个世界上有比我们知道的大还大的大,所以惠子认为庄子谈得那些事,一会鲲鹏,一会神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等等。
其实,不仅几千年来人类基本的需求,根本没有产生本质性的变化,人类的基本思想也没有产生根本性变化。为什么我们要读庄子,修心,因为我们一个弱小的身躯在人山人海当中穿行,如果没有一个冥冥的心境,就会四处碰壁。有些人碰的头破血流,感觉自己受伤害了。实际上被伤害的人都做了一件事就是他们伤害了别人。大小相成,就是因为自己太小了,所以才需要真正大的心境。
向上仰望,向下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