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四 2018.6.9 持续分享第331天
曾奇峰老师说:“往往我们说的死亡,并不是指自己肉体的、生命的消失,而是那些证明我活着的人不再给我客体的回应。”这就和我们开微博、用简书创作一样,如果没有人关注,写着写着就死了。
心理学家做过许多骇人听闻的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许多孤儿被送进儿童福利院收养。心理学家挑选两组婴儿做实验。一组婴儿被喂养的时候喂养者给予婴儿正常的反应,和孩子说话,交流,抚摸,亲密接触。另外一组同样给予正常的喂养,但没有任何的情感反应。实验发现,被冷漠对待的婴儿死亡率极高,勉强幸存下来的也有许多躯体上的疾病。
正如我们的生理存在需要合适的水、空气、营养品一样,我们的心理存活依赖心理氧气——他人尤其是早期重要养育人的关注、回应和温暖等。
所以养育孩子,生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不仅是人类,灵长类动物也有着同样的情感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在20世纪50年代做了代母养育实验,也称恒河猴实验。实验证明,灵长类动物的正常成长,需要父母的接触、玩耍、关爱和接纳,父母的关爱对幼儿心理成长非常重要。
哈洛和同事将刚出生的小猴子与猴妈妈隔离开,将其单独喂养。一些小猴子与母猴分开后,虽然身体没有什么疾病,但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现象。同时,观察发现,小猴子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他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他们就会发脾气。
他们随后改进了实验。在一只小猴子的笼子里,放入两个假猴子替代真母猴。它们分别是用铁丝和绒布做的,实验者在“铁丝母猴”胸前特别安置了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他们设想这两个母猴“一个是柔软、温暖的母亲,一个是有着无限耐心、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的母亲”。
刚开始,小猴多围着“铁丝母猴“,但没过几天,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小猴只在饥饿的时候才到“铁丝母猴”那里喝几口奶水,其他更多时候都是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小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体,如一只木质的大蜘蛛的威胁时,会跑到“绒布母猴”身边并紧紧抱住它,似乎“绒布母猴”会给小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还观察到:那些由“绒布母猴”抚养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极其孤僻,性成熟后甚至不能进行交配。
于是,哈洛改进了实验,为小猴制作了可以摇摆的“绒布母猴”,并保证小猴每天都有一个半小时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这样哺育大的猴子基本正常。
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灵长类,只有在早年喝足生理和心理的奶水,才能在未来拥有竞争、对抗与厮杀的力量,也才有机会在残酷的生活中活下来。
无回应之地即是绝境,从抚养者的眼中看不到自己的存在,从而激活了生而就有的死亡焦虑,最终导致了肉体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