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读者》第四期的一篇文章《教育的水平线》讲述的是成都七中和云南省祿劝一中的故事。两所学校前者是30多人上国外的名校录取,70多人被北大、清华录取,90%的孩子上本一。后者是一所没有好生源,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的贫困地区的一所中学。由成都七中直播,禄劝一中通过听直播上课。三年时间禄劝一中也发生了大的变化。我觉得主要原因如下:
1、同伴的激励
成都七中的孩子大部分都很优秀,他们被允许带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课,用来收集教辅材料。他们很多来自中产阶级,他们很多家长利用很多时间给他们规划学习和课余生活,两个学校学生的落差是很大的,本来以为他们可以很轻松的学,可是后来禄劝派了一些孩子到七中考察一周,才知道原来七中的孩子也是非常努力刻苦的。回来后这些孩子学校的孩子开了四个小时的班会。有了这种对比会让学生更有前行的动力。
2、名师的指引
成都七中不仅有好的生源,同时也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据说他们老师上课很多都像在上公开课,上政治课运用的是最新的时政材料,上英语课几乎是全英文上课。禄劝一中的老师先将这些名师的课件进行备课做成学案让学生进行预习。通过观看学生看视频的表情将他们的难点记录下来,利用晚自习等时间进行额外的辅导,攻克他们的难点。两所学校名师双管齐下孩子不成长都不行。
3、学习目标的确立
原先很多学生因为自认为是处于不佳的学校,生源状况不好,很多学生之后的路就是跟其父母一样出去打工,但是现在至少有为自己人生搏一搏的机会,有了前行的动力,他们很多人每天就是四五个小时的睡眠为了是缩短与七中孩子的距离。
4、当地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水平要提高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同时跟学生一样有了优秀同伴的指引,在一群名师指引下,他们也在慢慢成长,同时不仅学生有目标,老师也有了目标更有了前行的动力。
教育是公平的吗?现实中教育是不公平的,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很多不公平,而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让这些落后的地区享受了一些公平。这归功于我们经济的发达,网络技术的发展,才让这些山区的孩子出现了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