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空把书架上放了很久的《狼图腾》读完了。
这本书05年在泸州就读了一半,后来借给同事,后来书就不见了。
如今读完的这本,是京滨项目安全总监所赠。
一本书读得比写一本书时间还要长,不容易。
这是一本读了让人热血沸腾的大部头。
从开文的单身独闯狼群,到后面的狼群雪夜袭击马群,再到后来毕力格老人带队围歼狼群,然后到陈阵掏狼洞、养小狼,再到驻蒙部队全面捕杀狼群导致草原毁灭,最后以小狼悲壮牺牲收场,并从而引发了作者关于“狼性”和“羊性”民族性格的讨论。全文一气呵成,读起来无比流畅。
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担心作者文笔枯竭。但是显然,作者是经过长期观察与总结后才开始创作的,行文如牵丝扯缕,后续源源不穷。从马群到羊群,从獭子到田鼠,从套马杆到牛粪,从白灾到黄灾……这是对草原生活有多么了解啊!
作者引经据典,写了很多历史典故,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游牧民族才是华夏正统,狼图腾才是龙图腾的起源,狼性与羊性平衡统一且狼性占优,中华民族才有未来。
作者说的都对,唯独感觉说教性太浓,学究味太重,不巧妙,有些生硬。
我对书中所写的草原风光无比向往。一想到人类正在消灭自身生存的环境,就觉得无比心痛。
人类的愚昧在于自身认知的不足。
书中没有坏人,但书中的坏人却比任何一本书中的坏人更坏!连主人公自己和书中描写最出彩的草原老人毕力格,某种程度上,也是坏人。这是人与自然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
培养狼性。善待自然。珍惜生活。热爱学习。尊重“腾格里”。这是我读完全书,全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