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这是许6569    365日小能熊写作计划第69篇文章)

一、能积极地悦纳自我

——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的事业。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二、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三、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

——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四、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向上,将影响教师队伍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五、 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六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以大局为重。

七、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

——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形式,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八、 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

一是指教师平时积极愉快的情绪多于消极的情绪,心境良好,乐观开朗,充满热情;稳定自己的情绪,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适应教学环境。

九 、和谐的人际关系。

指乐于与人交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有较充分的精力从事社会交往和闲暇活动,有一种了解别人,参与社会,开放自我的强烈倾向.

十、 较高的自我调适能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产生焦虑时,能够运用各种理性的应付策略和心理防御机制加以调节,及时转移、摆脱不良情绪,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高校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教材大纲要丰富有特色。②教材要合适。③教学资料要合适。④考核手段要科学。⑤一...
    那时那刻阅读 3,227评论 0 4
  • “互联网+”时代高校卓越教师的核心特征 2017-03-07 MOOC 本文由《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
    蔡蔡Tacy阅读 1,700评论 0 8
  • 出了校门之后,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时常问自己很多问题,现在的我还是那个懵懂的少年吗?毕业后见到很多的丑陋人性,不愿...
    星马良阅读 262评论 0 1
  • 五年后,你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是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题目,看完之后就想,五年后,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五年后,我三...
    七宝格阅读 367评论 0 0
  • 此时此刻的你也许沉浸在欢天喜地的跨年派对中,也许在惋惜自己的2016并信誓旦旦规划着2017,也许在忙碌查看着转发...
    十九哥阅读 1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