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夸孩子吗?父母给孩子的正面肯定,就是在给孩子心中埋下爱、自信和希望的种子; 而这些种子,最终会变成孩子认可自己价值的底气和越变越优秀的养分。那咱们怎么夸孩子才是比较正确的做法呢?首先, 夸孩子的进取和努力。相比于夸奖一个孩子聪明,夸他努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夸聪明,会让孩子觉得做好一件事、学好一门科目所取得的成绩,是因为自己本身的天赋,不受自己控制。如果换一个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或者难度增加,都会让孩子担心自己因为缺乏天赋而失败,从而选择放弃。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会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那么就会不断进步,取得成绩,所以他们更愿意去接受挑战。其次,夸奖时言之有物,注重细节。夸奖越具体,越注重细节,就等于为孩子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比如当孩子写了一篇不错的作文时,不要只是说“写得挺好”、“真棒”这种空泛的鼓励,而是指出细节:“这一句描写得很真实,让整个文章都生动了。”“一个错题都没有,很认真哦!”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改善哪些方面,会让整体更加出色。最后,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家长绝对不能对孩子做的事,就是贬低。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一样的能力和偏好。如果父母拿孩子不足的地方去和其他人比,那么打击会是方方面面、永远存在的。承认这种差异,并帮助孩子修炼自己的长处,弥补短板。面对孩子一时的落后不要急于责备,而是给予孩子包容和接纳。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会给孩子巨大的安全感,让他充满自信,敢于挑战,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他的潜能会得到充分开发,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一个吝啬赞美自己孩子的家长,一定会让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大人开口对孩子说的话,无论是夸奖还是指责,都会在孩子的心理形成“定势”,并从他之后的行动中反馈出来。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会有很多犯错误的时刻、不听话的行为,经常被羞辱、打压的孩子,他脾气暴戾,自我放逐,看待事物消极悲观。包括家长出于怕孩子骄傲、希望孩子更优秀的心理,采用“打击式教育”来激励孩子,都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心,起到相反的作用。哲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孩子尤其如此,欣赏能让孩子长成参天大树,贬低能让孩子枯萎畸。因此,家长的批评或表扬,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家长总是喜欢贬损孩子、否定孩子,会造成孩子低自尊、自卑,认为自己就是不行,差劲,失去了努力变好的动力。而孩子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内驱力。一个丧失了动力的孩子,对父母的教育、批评感到麻木,说他什么也不会觉得羞愧,学习自然也就越来越差劲。家长的期待、信任和爱,能为孩子的成长和改变增添助力,甚至成为孩子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持续得到正面期许的孩子,他的成长将永远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