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诚听得入神,心想:“那上古青鳞鵸鵌丛然厉害,吐一口痰去时省避不开,但要切身去抓时省,只怕也不易。仙法世界,当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听小白问道:“那是什么人?如此厉害。”
时省道:“不知道名字,他说他是什么‘西南白袍客’,说要我为他效力,我自然不肯。他便要带我去施法禁锢,说既然不能为他用,也不能流入别人手中。但途中他遇到一名强敌,两人斗法,我便趁机溜走。可最终还是受了点伤,待回来时,已是夜间。我又返回小树林里,就遇到你和赵兄弟了。”
小白道:“要是你不受伤……哎唷,你现在伤势如何?时先生,我对你……对你,请你将伤势实情相告,若是你好些了,便出剑来吧。”
时省道:“要是我一千多年前不受伤,应该能和它战个五五开。唉,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我的灵气快要用光了,马上就要死了。只可惜了这把无道剑,没了灵气,就如同普通废铁一般了,枉费了老先生半生的心血。”
小白与赵一诚都是一惊。小白说道:“时先生,那上古青鳞鵸鵌就这么厉害?你砍它一下,就,就成这样了?”说到后面眼泪哇哇的流了下来。
无道剑半响没发出声音。赵一诚心想劝说的话语倒也不必多说,大家心照不宣,可能是他一千多年前受的伤还未好完全,那上古青鳞鵸鵌也绝非等闲之辈,还有那“西南白袍客”估计也伤他不少,于是说道:“时先生,我还欠你一个人情。你说,有什么可以帮你的?”
时省道:“赵兄弟,你……你好得很。当年老先生与人恶斗,我身受巨伤,老先生将我封印在这无道洞中,说让我将本门绝学保存下去,待遇到有心之人便可相传。我死之后,你去将那个红色球体和那个紫色球体拿下来,然后……”
赵一诚与小白听他喘气厉害,想来伤势严重,不禁宛然。
小白哭道:“时先生,你就先别说话了,保存灵气要紧。”说完向无道剑输送灵气过去。
时省道:“小白,没……没用的。我现在已经不能吸收灵气了。我……我对你……也……”那“也”后面的字没说出来,就此无声。
小白与赵一诚同时喊道:“时先生,时先生!”无道剑没有任何反应。
小白已是泪流满面,紧紧的抱着无道剑,哭道:“时先生,你现在倘若还能听到我说话,我想对你说,我想……想和你在一起。”
无道剑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小白哭着哭着,像是想起了什么,露出了一丝丝微笑,对赵一诚道:“赵兄弟,你的手给我。”
赵一诚不明所谓,伸出右手,即便“哎唷”一声叫了出来。原来小白用无道剑在她手腕上割了一下,留下一道口子,血流不止。又见小白用嘴去吸他口子上的血液,随即又双手举起无道剑,往自己小腹刺去。
赵一诚吃了一惊,忙上前阻止她,可是已经来不了了,于是扶着她说道:“白姑娘,你这又是何苦。”小白看了看赵一诚,说道:“找兄弟,请转告舍妹,我此生无悔。”便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赵一诚神手摸她鼻孔,已然没了呼吸,知道她已经死亡。心道:“这一千年下来,小白与时先生自然互生情愫,小白为爱而死,这份情爱,着实可敬。”见小白慢慢变小,最终化为一只巴掌大小的小灵芝。小灵芝颜色蜡黄,已经枯萎。又想:“若以人类来说,这小白是自己生平见过最美丽的人,时先生又是自己见过最丑陋的人,这一美一丑,确都淳朴可爱,情意绵绵。唉,历朝历代最具智慧的科举考试都还要看是否是国字脸,当真可笑至极。”
赵一诚捡起那珠枯萎的灵芝,放到怀里。看了看无道剑,突然想起时省所说的那两个球,便伸手去拿了下来。忽然间地动山摇,整个山洞晃动了起来,赵一诚脚下一空,摔了下去。
还好下面是一个池子,池水颇深,水温良好。赵一诚生在杭州,水性倒也极好,慢慢游到岸边,抬头一看,这下面又是别有洞天,比上面开阔了许多。见中间是个圆圆的大水池,水池边上是一条路围着。赵一诚心想:“原来那两个球是机关,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出口?”于是扭头向墙壁上看去,见石墙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赵一诚见正前方的石壁上写道“生亦不喜,死亦不悲。由无至有,聚气而成。由有归无,散气而灭。生死有时,道法自然。”心想:“这时先生和小白不就是‘聚气而来’,‘散气而灭’吗?时先生面对死亡如此坦然,是因为早已参透生死。小白确是情之所到,生死超然。”又接着看下去,见写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想道:“原来这时先生口中的‘老先生’竟然就是老子么?”
赵一诚小时候就读过《道德经》,也读过许多与老子相关的文章注解,比如北宋年间王安石的《老子注》、吕惠卿的《道德真经传》、司马光的《道德真经论》以及苏辙的《老子解》等等。心想:“虽然我进入的这个仙侠世界无奇不有,但是怎么会和老子扯上关系呢?”又接着往下看去,见写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赵一诚喃喃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果然是老子啊。”
一路往左走去,见石壁上写的果然就是《道德经》。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一路上顺着石壁壁看去,都是《道德经》。不知接下来是什么?接着看下去,见“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后面写着“侠道仙经”四个大字。
赵一诚用手摸摸自己的脑袋,还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听说过“侠道仙经”,又仔仔细细的回想《道德经》的内容,也没有听说过什么侠道仙经。心想:“看来这洞中并非只有老子的文章,想来是后人所作。”接着往下看去,大吃一惊,见“侠道仙经”之后就跟着就是“老子”二字。
(本章完|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码农派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