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论语〉学习笔记294季氏第十六7》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学习笔记】
今天是丙申年壬辰月癸未日,三月廿五,2016年5月1日星期日。五一劳动节。
一,钱穆先生的译。
先生说:"君子当有三戒。少年时,血气未宁定,当戒在好色上。壮年时,血气正刚强,当戒在好斗上。年老了,血气已衰,当戒在好贪求得上。"
二,孔子说"君子有三戒",说的是君子,当知君子之外有一个小人在。这三戒是做人立品的分别处,孔子是说,我们要在此处筑起堤岸,树上界碑,不要堕落到小人处去,所以叫做"戒",戒就是界,疆界、国界、边界、界碑。
三,《四书集注》里,朱熹先生选录了一位"范氏"的话,读来真真亲切,特录于下。只因孤陋寡闻,二则没有专门查阅,不确知"范氏"是哪位先生。若有知者,请指教为盼,学了他的学问,得了他的教诲,要知全名,至少在心里向他鞠一个躬,道一声谢谢。
范氏讲解说:"圣人同于人者血气也,异于人者志气也。血气有时而衰,志气则无时而衰也。少未定、壮而刚、老而衰者,血气也。戒于色、戒于斗、戒于得者,志气也。君子养其志气,故不为血气所动,是以年弥高而德弥邵也。"
三,"血、气、志"三者关系是怎样的?
1,下面这一部分的讲解颇费精神,涉及阴阳理论,又涉及《黄帝内经》之魂魄理论。恐怕是有《黄帝内经》基础者嫌其浅陋,而无基础者言其深奥。但是,若能通其言论,知其主旨,则助益非凡。尽力而为。
2,对于人的研究,中国文化不是简单粗鄙的唯物论方法。中国文化是将人的自然性的欲望和社会性的智慧,统而视之,此即天人合一。所以,孔子一句"血气",我们通过整体文化內涵,而将"血气"二字分拆为"血、气、志"三字,这一拆,反成了连接,连接到我们整体文化内涵之中,浸润涵游。文化有追溯的特点,久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今天,我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需要留意这一点,留意到了,或可避免将《论语》视为格言集,如果仅仅视其为格言集,则营养近殆,精妙尽失,神气全无。会有人去嚼干瘪的甘蔗吗?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却像外国人读《论语》一样,视其为格言集。过去,我也是其中之一,现在改过了,也呼吁中国的读书人也改过。
3,血、气、志,是中国文化中阴阳理论的关系。"血阴而气阳",血是阴性的,气是阳性的。两者每每相对。王夫之先生讲解道,气清而血浊,气动而血静,气无形而血有形。
血,因其有形而静,所以滞累而不能受命于志,浊,所以与外物相为攻取。这一点举一个例子:比如说血液病,血液受到感染病变的医学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血的这一特点:血液易于与病态合体,让血液变得更好却没有这种说法,血液最好的状态就是当它没有变坏的时侯。我们最多能够做到制其不为恶而已足,不能指望它能为善助益于人。这是物质层面而言。再者,从精神层面而论,血性能影响气性,而且照例是拖下水,拖着它朝着物质性动物性自然性的欲望一面掉下去,如英雄气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血为阴"体现的是人身上的动物性、自然性、本能欲望,它具有逐欲而去的冲动。所以,好色、好斗、好得,这体现了血对气的驱役。
4,君子为什么能"戒色、戒斗、戒得"呢?
君子是"以志帅气"。
一个志字,人即从动物性中抽足而立定,站立为高高大大,堂堂正正的人,成为社会性的人,气也摆脱血的驱役,反过来,以气为主人,领导血性。
四,试着跟随王夫之先生浅论三者关系:志是心志,心如果不戒这三样呢,就倒过来听命于气,而气则听命于血,最终结果是:心听命于血。颠倒过来了。
心是君主之官,负有保证我们做主人的职责,如何反听命于血了呢?会发生这种事吗?会。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心是魂、魄之合",心既合于阳魂,又合于阴魄,所以也会存在心反过来听令于血的情况。
这里涉及到魂魄的概念,《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我们人有三魂和七魄,并且精妙到将每一魂、毎一魄命名,使我们在了解自己的身体、精神合一的生命方面作出了不起的贡献。由此我们知道了,魄虽然属灵,但仍然属于凝滞重浊一边,魂又轻于魄,心比之魂还要清,可见心之轻微。从生物学实验角度,我们的脑质子确乎微乎其微。虽说如此,心是魂、魄之轻清者合成的,所以君子在这上头做功夫以治魂、魄。有了这番功夫在,心就是君主之官;
心,是君;气呢,是将;血,是兵。如此,溃卒胁迫将领绑架君主就是可能的;我们呢,要做自己的主人,就要任将以制卒。一正一反,道理是同一个道理。
以上是"志、气、血"三者的关系简述。钱穆先生讲解说,以志帅气就是以心理统率生理。君子终生有所戒,就是君子终生持志,则其血气无时不为志所率。现代人说到志气,多指有为,不知有戒,这个认识就偏在一边,不够全面了。
人最要紧在于立志,志气为主,则血气每个阶段都能听命。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论语>》张居正著
《论语正义》刘宝楠著
《论语新解》钱穆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