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资源就是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情怀、振奋民族精神的最好载体,但是如何选好红色资源、学好红色资源、用好红色资源,同样需要钻研。
选好红色资源,要注重村居基层建设。红色资源只有广泛立足于群众,面向群众,才能焕发激情,彰显活力,而在大众生活中流转的红色资源,也是最深刻、最震撼、最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华民族的血性让这片大地的炎黄子孙在侵略中奋起,星星之火点燃了每一寸土地,在如今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会发现每一寸国土都洋溢着先驱们的激情呐喊。这些呐喊或许存在于某一条市井小巷,某一个村口祠堂,可能在某一处百年学校,某一片茵茵绿地,只有充分深挖这些根植在群众生活中的红色资源,我们的红色教育才是最深刻的。
学好红色资源,要注重把握叙述。红色资源的学习形式可以与各种新兴技术相结合,可以以教育为目的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但是也要注重高效利用,充分展示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深挖每一处红色资源背后的故事,将精神引入故事,将故事寄托在载体上,使红色资源成为当前与当年的桥梁,告诫世人不忘历史,吾辈当自强。
用好红色资源,要注重可持续性。红色资源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源源不断的民族动力,深藏着永不停歇的民族动力,不能将红色资源当做“昙花一现”的热潮,而是切实将其当做精神资源。红色资源可赋值到文创、展览、新媒体宣传等渠道,拓宽广度和覆盖面,从实物到精神,打造爱国氛围,传递革命基因。红色资源不仅是属于过去,它可以与时代、社会、人民密切结合,永续生命力,成为新时代的精神活源泉。
红色资源属于过去,更属于当下与未来。只有深刻认识到它的作用和意义,感受到红色资源与民族精神力的紧密关联,用时代的思维,人民的角度进行红色建设,打造党建引领新风潮,我们的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昂首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