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寸进”是寸进社的小专栏,主要内容就是我日常的学习收获汇总,内容比较零散,也不展开解释,欢迎交流。
文 / 寸进社-潘伟涛
【师说】三人行,有以教我者,真吾师也
往期的“师说”版块,内容都是从别人那里“学”,这期略有不同,是因为和别人的对话,有所感悟,也放到“师说”里,以示感谢。在上海出差,跟朋友交流,他说他现在正在创业的项目,并不求快速盈利,宁愿等待十年,甚至二十年,因为坚信这个领域未来必定会起来,只要不下牌桌,早晚会有机会。我一向很佩服这样的人——有耐心,不急功近利,尤其在今年这样的形势下,还愿意做长线项目,更显难能可贵。但我还是问了他一个问题:“如果真的坚持了十年才等到风口,那在这十年中,你觉得你积累的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是别人无法用钱快速复制或赶超的呢?”
他的回答我并不太满意,事后自己又思考了多次。创业者经常说“不下牌桌”,我自己也曾为自己以前的“下牌桌”而遗憾过。仔细想一想,所谓的“不下牌桌”,并不是简单地赖着不走,你得知道自己到底在积累什么,在等什么 —— 每天是不是在加宽挖深自己的护城河,这护城河是不是别人难以逾越的,是不是技术手段不能替代的,是不是用钱砸也难以加速的。你有没有挡在巨头的路上,会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过时,会不会因平台或技术变迁而贬值,会不会永远也等不到春暖花开……问完自己这一系列问题,你还会坚持“不下牌桌”吗?
前两年有个电影《百鸟朝凤》,主人公游天鸣打小跟着师父学习唢呐,苦心孤诣十五年,奈何世道变了,没人愿意听唢呐了,主人公迫于生活,也只好进城去搬砖。方向错了,再多的坚持,也只是在歧途上越走越远。还有个流传甚广的鸡汤故事,“竹子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以30厘米的速度,疯狂的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成了15米高。其实在前四年,竹子是在土里扎根数百米。做人也是如此,需要扎根,需要储备,多少人没熬过那3厘米!”虽然故事的真实性已经被科普大神们撕得片甲不留,但鸡汤依然值得仔细品味。
长期积累不变的,短期抓住流行的,用流行的加厚不变的,或许这才是坚持者就有的姿势。前提是,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不变的吗?不要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要把随波逐流看成是随机应变、顺势而为。如果能看清楚未来,那就为这个清楚的未来做准备;如果看不清楚未来,那就积累长期不变的东西,正如寸进社所倡导的 — “日有寸进,得寸进尺”。
【新知】东鳞西爪,处处留心皆学问
1. 价格锚点 & 锚定效应
某新款手机发布:
A型号:4G内存+128G空间,1688元;
B型号:8G内存+256G空间,2388元;
C型号:8G内存+512G空间,3088元。
想想你最有可能先哪个?
多数人都会选择 B,其实在厂家的心里,也期望你选择 B,甚至在厂家的仓库里,B 也是备货量最多的。分析一下顾客选择时的心理活动:从 A 到 B,参数增加100%,价格增加40%;从 B 到 C,参数增加50%,价格增加30%,算起来还是选择 B 最划算。B 是否真的值2388元,这个价格是否公道、合理、实惠,并不完全是由其品牌、成本、竞品等因素决定的,而是在和 A 和 C 的对比中被感知的。在这里,A 和 C,就是所谓的价格锚点,只是作为 B 的对比标杆而存在。有了 A 和 C,B 才能卖得更好。现在你明白为啥很多手机都是三个型号了吧?其实不止是手机,很多商品都是同款式多型号,大到汽车,小到滑板车,就连买杯咖啡,也要分个中杯大杯超大杯。
在心理学上,这个叫锚定效应,当人们需要给某件事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信息作为起始值来参考,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价格锚定只是锚定效应的最常见应用,你去找领导申请预算的时候,或者跟客户讨论方案的时候,如果同时拿着两个方案,把其中一个作为锚,成功的机率就会大很多。当然,不要玩得太明显,被看穿了就不好玩了。
2. 判例法 VS 成文法
读瑞·达利欧的《原则》时,感觉达利欧的管理原则,可能是在遵循判例法,于是就查了一些资料,现学现卖。判例法是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官法,主要应用在英美;相对应的是成文法,又称制定法,属大陆法系,主要应用在德法中俄等国家。简单地说,成文法的原则可以浓缩为两条,一是我们常说的“有法可依”,法规要完备,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对应的法规;二是源自卢梭、孟德斯鸠思想的“法不禁止即自由”。而判例法的基础则是承认法律本身不可能“完备”,所以要用判例来不断补充,形成法条为主、判例为辅的混合模式。其实中国古代一向是律例并行,秦代的“廷行事”,汉代的“决事比”,直到《大清律例》,都是“律”和“例”并行,以“例”辅“律”。
无意品评判例法和成文法的优劣,也没那个能力和资格去品评。只是觉得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尤其是创业公司,不可能有完备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那就不妨参考判例法,律例并行,先有原则性的条款,然后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判例,以例为法。“法”的本义是规范,判例一旦上升为法,就意味着以后遇到同类问题的时候,要遵从前面的判例,要保持前后一致性。所以即便是权力欲很大的管理者,也会尽量去保持前后一致,避免朝令夕改带来的混乱。
【金屋】千淘万漉,吹尽黄沙
1. 如果你让机构里的每个人说说自己对机构成功所做贡献的占比,加起来你会得到300%
【点评】以我的经验,这个数字并不客观,应该更高一些。当年我刚参加工作两个月的时候,天真地认为我们公司离开我就会倒闭!(一年后我离开了,又过了两三个月,真的倒闭了……我觉得这个锅我背不起)
2. 一个管理者能够实现的最大成功就是能够组织其他人在没有你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次好的情况是你自己能把事情做好,最糟糕的是连你自己都做不好。
【点评】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现在不少公司都喊着要“赋能”给客户,反省一下自己的组织,领导者“赋能”给组织了吗?
3. 人类社会就是两种逻辑,一种是强盗逻辑。强盗逻辑是让别人不幸福自己变得幸福。另一种是市场逻辑,怎么通过让别人幸福使自己变得幸福。
【点评】强盗逻辑 VS 市场逻辑,相对应的是价值分配 VS 价值创造,强盗逻辑负责价值分配,市场逻辑负责价值创造。某些国度,让价值创造者发大财,如万恶的美帝国主义;某些国度,让价值分配者发大财,没错,我说的是俄罗斯。
4. 人类犯错误其实就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无知,我们知道的东西真的很有限;二是因为无耻,为了自己伤害别人。大的灾难基本上是少数人的无耻和多数人的无知结合起来导致的,有些错误开始是无知,最后就变成无耻。
【点评】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无知,永远不要低估别人的无耻。
5. 我们有一个假设,就是皇帝是圣人,他不会考虑个人的利益,官员是贤臣,只想着为人民服务。
【点评】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理性人”。公司团队里,大家的目标和利益也不是一致的,想清楚每个人的个人“商业模式”,才能可能实现公司的“商业模式”。小妹妹唱着“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时,哪知道你的“郎呀”心里可能正想着别的小妹妹。
6. 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
【点评】节选自1895年日本海军司令写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劝降书。时至今日,从“文艺”扩展到了数理化音美体,其实仍是“文艺”,只是从狭义的“文艺”变成了广义的“文艺”而已。所谓的“综合素质”,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还有很远的距离。词是一个词,意思不是一个意思,《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
7. 聪明跟强壮一样,是可以培养的。变得聪明远比你所想像的更像健身。
【点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脑越用越灵光。从科学的角度,每一次学习(包括阅读、思考、练习……),都从生理结构上改善着大脑,使之成为更好用的工具。运动健身,学习健脑,这是一样一样的。
8. 人们的个人历史,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决定他们如何观看与回应世界,无庸置疑,也会影响他们的育儿方式。
【点评】俗语说:“笋有多大,竹有多粗。”原生家庭和成长历史决定了一个人,受益也罢,受损也罢,人总要不断地突破自己自己,像竹子一样拔节,才能不断成长。
【三省】反求诸己,格物致知
1. 用人和带人
用人,是用其优点,避其短板。带人,是把他的短板补起来,从而提升他的整体能力。用人和带人,这是管理者的两件大事。所谓知人善用,前提是知人,然后是善用,把人放到该放的位置,用其最突出的能力,而不是死盯着人家短板。对于短板,能补则补,补上来之前要避开,不能补的更要避开。把一群80分的人凑在一起,形成的“团队”最多能有50分的战斗力,通过“带”,才能形成合力。没有“带”的过程,把最优秀的人聚在一起也是一盘散沙,不能称之为团队。
有的管理者擅长用人,有的管理者擅长带人。如果你能把“用”发挥到极致,只“用”不“带”,也能形成有战斗力的队伍。但这并不容易,对管理者的要求很高,我见过这样的老板,自己极聪明极勤奋,下属只是按其要求完成指定的工作(甚至有点人格萎缩)。少了很多“带”的工作,领导就能在核心业务上更专注,但这对领导的要求极高,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2. 风和骨
风骨,现在通常指某人的品格刚正、顽强,但在古代更多是指诗画文章(尤其是文章)的品评标准。所谓的汉魏风骨、魏晋风骨、建安风骨,指就是那一时期的文学风格。通常来说,风指的是文章的生命力,是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有了风,文章才能鲜明生动;骨指的文章的表现力,刚健有力才算有骨。
可能这样听起来还是有些含糊不清,我用两个成语来表达,风——言之有物,骨——入木三分。写文章,首先在内容上要言之有物,不要无病呻吟,这是风;然后在表达上要入木三分,不要浮皮潦草,这是骨。有了风骨,文章才能立起来。
【后记】日有寸进,得寸进尺
喜欢读书,也喜欢碎片化学习,更喜欢在交流中学习。“日有寸进”是寸进社的小专栏,主要内容就是我日常的学习收获汇总,内容比较零散,也不展开解释,欢迎交流。深度学习,独立思考,日有寸进,得寸进尺。
本文为 寸进社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能够 深度学习、独立思考 的小伙伴,关注 寸进社 ,日有寸进,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