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说的这些记忆方法简单又实用,希望对你们有用。
废话不多说,我要开始了喔。
01
首先,我们要在背的过程中对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理解,那就是要求我们几个字几个字的去理解,并加以思考,建立这些字词与我们所学的已有知识的联系,从而记住它们。前面的背熟了,再串联起后面的几个字,这样不断地串联,就可以都背下来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要背 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或者说,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我会这样背:法律关系(一个概念),是法律规范(一个概念),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中的关系),即(就是),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或者说,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为什么呢?
因为高效记忆的本质是把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普通心理学》关于记忆的部分有提到)
这样几个字几个字地背,就可以不断把前面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然后再把后面的内容,与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实现高效的记忆。
并且这样记忆会更加地准确,适合应对老师的提问,默写,或考试中需要逐字完整地记忆的题目。
02
开始下一个方法:背比较长的文章时(如语文短文或英语短文):可以利用“分段”、“连接”的方法。可以将一篇文章里相似且相邻的部分划分为一段(不是文章的自然段,而是自己划分的段落)。
举个例子:《逍遥游》中的这一段:
把这一段落划分为三小段:第一段主要论“大年”与“小年”;第二段主要描写鲲和鹏;第三段主要是斥鴳的话。这样划分,理解了每一小段的主要意思,把握住了中心,背起来就简单多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根据段落的行文逻辑把每个小段连接起来。
我们背的时候也并不都是死记硬背的,因为也会联系到分析句子的结构:主谓宾,定状补等;短句与短句之间的联系;还可能会置换成简单易懂的概念来理解;或者运用到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等人物的描写手法;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等等的知识与逻辑来记忆。
03
背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这就需要调动我们情感的积极性。正如孔子说过:“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意识地培养对需要记忆的内容的的好感,暗示自己:这段内容讲的多好啊!简要精炼,没有一句废话!或者,它的语言多么华丽优美啊,形象生动!这样就会有更强烈的背诵意愿,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
04
记忆中重复是必须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当你要背诵一个知识点时,看完后,让知识点在你的大脑中多重复几遍,然后回忆,你发现,你已经记下来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效呢?
这是因为你越是重复这些文字,文字之间彼此间的神经元联结就会更加牢固。
记忆的本质是什么?记忆的本质就是大脑神经元的相互联结。
刚开始的时候,两个神经元还处于非常陌生的状态,但经过多次刺激传递之后,它们彼此之间的神经递质传递速度越来越快,突触数量越来越多。这样的话,记忆就越来越牢固了。
05
好咯,我们再来说下一点。
那就是做笔记,将你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记到笔记本上,
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可以结合关键词法一起使用。
就是将你需要记忆的重点部分记到笔记本上,并且注重用简洁精炼的话或者关键词来总结这个知识点。这样相当于将知识给显性化了,并且手写时也记了一遍。当你翻看笔记本时,也会快速地提醒你这个知识点的关键部分,刺激你的大脑回忆这个知识点的完整内容,也是高效复习的一个好方法。
06
接下来,继续说。
记忆时要尽可能多的调动你的身体部位,比如使用手,眼,口,耳相结合的方法。你可以用眼看着书本,一边读出来,一边用手随便比划,你也可以抖腿。真的,抖腿这个动作可以使你身体更加放松,让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书本上。
07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背诵时着重记忆中间的部分。
举个例子:很多人背诵古文时都会记得古文的开头和结尾,如《琵琶行》中的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和最后一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对于古文中间部分的记忆,却没有这么准确。
这里就需要讲到两个专业性的名词: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
前摄抑制指的是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学习与记忆产生了干扰的作用;后摄抑制指的是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产生了干扰作用。
中间的部分同时收到了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产生的干扰作用,所以需要我们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记忆。
关于高效记忆的方法,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