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张、名飞、字翼德,万古流芳莽撞人呐!”
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可能我们脑海中想到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场景。关于张飞,我们听到更多的是他的勇猛与无畏,后人有诗赞之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吓退曹操百万军。而今天,我想说的这个张飞,一生与一座“桥”有关,也并不是那么出名眨眼的人物,可能他的名字若不是因为一部电影,我们或许根本不知道他是谁,来自于哪里,又将走向何方?
这部电影叫作《金刚川》,于2020年10月2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拍摄的题材电影,主要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顽强拼搏的英勇事迹。其实,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战争片,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虽然是通过演员角色的演绎来诠释那个风雨飘摇的烽火年代,但心里依稀觉得剧情中带着丝丝血腥味,让人看着非常的揪心和疼痛。然而,我知道今天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并不是那么容易得来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先辈用血肉牺牲拼回来搏回来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铭记那些逝去的英雄,致敬那些“最可爱的人”,感恩现在的拥有。带着这一份崇敬,我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电影院,坐在了最后排,久违的影厅多了些许兴奋。翻看着手机里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听着播放的片头曲,等待着进入正片,122分钟的影片,我明白这又将是一次心灵的洗涤。
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攻坚阶段,金城战役是主战场最后一场大决战。金刚川是通往金城的一条大河,是志愿军输送战略物资、增援士兵的并经之地。而金刚川河面最宽处达60米,加之夏日水流湍急,没有桥梁根本无法通行,因为这座大桥就是志愿军的生命之桥,敌我双方都意识到这座大桥关乎到整个金城战役的成败。架桥、护桥、修桥、过桥之战,由此拉开序幕。两座绿荫葱葱的大山、一片长势甚好的玉米地、一批隐蔽在深山和玉米地里的士兵、一座虐迹斑斑的桥梁,构成了这幅生动多变的画卷。
战斗中,敌机扔下无数炮弹肆意轰炸的声音,将整部剧的剧情推向了高潮,想要夺取战争的胜利,就得通过大桥,到达对岸去,可这件现在看起来好简单的事情,在那时所有人得团结一心,共筑钢铁般的大桥,带着不怕苦不怕难不怕牺牲的勇气,才能拼到河对岸去。可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人为此失去生命,很多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知道他们是要拼死护着部队过河的,大多也才十七八岁。
就像这个叫“张飞”的炮兵班班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谨小慎微,或许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连长命令他指挥前方炮位,而把他幽默胆大的师傅关班长安排在了后方的隐蔽炮位。那时,守护大部队通过这座桥的高射炮就只有这两台,且炮弹数量少,还得东挪西借,掰着手指头数着射,还有各种角度不够、射程不够等无法打着的困难。而此时,敌机却在我们上空狂妄的来回盘旋侦察、试探、投弹轰炸,浓浓的烟雾、阵阵烧焦的糊味,步步紧逼威胁着我们的大部队能否在第二天凌晨6点顺利过桥。
被敌机炮弹炸毁的桥一次二次三次的修好,又一次二次三次的被炸毁。为了给工兵连多留一点时间来修补桥梁,为了给大部队多留一点时间来通过大桥,也为了保存力量不被全部暴露,前方炮位成了分散敌机注意力的主要力量支撑,张飞的师傅关班长知道前方暴露的风险太大,为了保护自己的徒弟、战友,关班长把张飞硬换到了后方炮位担任指挥,自己就在前方炮位上拼死守卫着过河的大部队,在弹尽粮绝的时候,关班长朝着天上打响了信号枪,把敌机引到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被敌机扔下的炮弹炸得粉碎。
听着前方炮位的一举一动,在后方炮位的张飞如坐针毡,一会小心翼翼地穿过玉米地来到前方和师傅周旋换回位置来、还答应将自己方位的炮弹均点给师傅作战,一会又小心翼翼地穿过玉米地来到前方给师傅送别的战友给自己的烤玉米。在得知自己的师傅战亡的消息后,张飞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师傅去世的事实,因为刚才都还是好好地,且师傅很大程度是为了换他保住他才这么快就暴露了。张飞将师傅安顿好以后,带着满腔的悲愤铆足了干劲,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带上自己方位的几个战友,和敌人进行了数十个回合的对决。为了给战友争取更多的时间,还要考虑炮弹数量和精准度的问题,张飞同战友们一道有计划有步骤的撕咬着敌人。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由于敌机不停的轰炸,敌我力量的太多悬殊,战友们一个一个倒在了工位上,而张飞也被炸弹炸的失去了一只手和一只脚,他忍着疼痛,点燃火烛将自己的伤口烧干后,让其不再留那么多的血,再撕下碎布将伤口包扎起来。当前方的战友问张飞是否需要帮忙,他随口就答到:“不需要帮忙,你们赶紧修桥吧!”。而后就从地上捡了一根木棍当做是拐杖,一切就绪后,张飞又从弹箱里抱出了几枚炮弹,一个人一瘸一拐地走到炮位上,使出浑身解数,点燃了周围的柴火,又将炮弹安装好,再吃力地坐上了炮弹台,这座本来需要五六个人才能转动的炮台,可张飞这时所拥有的只有自己这副残躯,看着他眼里发出的光就明白他已经做好最后的准备了,就等着敌人的到来。就这样,张飞带着残缺的身躯和止不住流血的伤口,和敌人做了最后的斗争,这个在敌人眼里疑惑怎么难打死的人,引来了敌机更加肆无忌惮的轰炸,他拼尽最后一口气打下了一架敌机(虽有些夸张,但历史上确有真人真事),而自己却永远地倒在了炮台上,连逝去的样子都是火红的身躯坐在炮台上向敌机发射炮弹攻击的姿势。
炮台方位的战友们倒下了,敌机又开始狂妄地轰炸大桥了,大桥被修了又毁,毁了又修,而面临第二天凌晨必须全体顺利过江的任务也是迫在眉睫了,眼看着就要天亮了。修桥已经来不及了,在实在没有办法抢修大桥的情况下,经过多方会商决定,将木桩打到水下,又由水性好点的战士站在水下木桩上,上层再由力气强大的战士踩在水下战士的肩膀上,站着身体咬着牙将用来修桥的木板扛在自己肩上,就这样一群人架起了一座崭新的人和车马都能通过的钢铁桥,让大部队顺利按时到达了指定的位置开展了下一步的战斗。这一情景也被当时的敌军称为我国军人创造了神迹,在他们的心里久久不能放下。
其实,这是电影的片段,还是我坐了2个多小时记录下的点滴回忆,整个过程不知道自己流了多久的泪,用了多少张纸巾,心中所想的就是必须要好好的用心感悟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而真实的历史原型,远比这样的情景来得残酷、现实和血腥。夺取每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是无数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苦痛的战士军人,一刀一枪一命换回来的。这几天,脑海中一直浮现一个问题:不管是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还是今天的维和,总有一批又一批的战士挺身而出,为了家国大义,为了振兴中华,为了世代和平安宁,哪怕是穿雪山过草地、啃树皮煮皮带,哪怕是直接拿着炸药包炸碉堡、烈火烧身也一动不动,哪怕是驻守在冰天雪地冻成冰雕、面对严峻酷刑不会透露半个字,这一群人始终都不怕,为什么呢?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战争年代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和平年代从安详美好中坚守着?我想,这就叫做信念,是战士军人的革命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忠诚与担当,将自己化成了让大多人更多人通向幸福彼岸的那座桥上的螺丝钉,只有当一颗又一颗的螺丝钉坚硬地固定在各个位置上,桥才能挺直脊梁,承担起更多的重量,承受起更大的责任。
想想他们,再看看我呢,同样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且生活在和平年代,每天能吃得饱、穿得暖、睡得踏实,还能有家人陪在身边,实属幸福的。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走过的革命先烈,更需要做的是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留下的宝贵精神,那份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与坚守,将架起一座又一座的干群党群连心桥,有了这座桥,干群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鱼水关系将会越来越亲近,慢慢汇聚成我们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这是我的使命,也是每一个共产党人的使命。我们的初心、我们的坚守、我们的忠诚,将带领越来越多的人民奔赴小康、共享发展红利。
桥还是那座桥,我还是那个微小的我,但我将行在路上永不停歇……
(文/江亲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