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跑步是我的弱项,这源于初三那年中专落榜,我去参加体育班招生测试。测试官说我跑步外八字,不适合田径项目。自那,我就再也没有正儿八经地长跑过了。
我骨子里是个勤快好动而又喜欢享受孤独的人。平时,忙完了生活里的鸡毛蒜皮芝麻事,总要抽些时间出门快走,遇上天气不好,也要在家练习瑜伽。
孤独的日子,一个人在暗夜的风中疾步,一个人陶醉于书画世界,或在家铺一张瑜伽垫,都足以安抚兵荒马乱的内心世界。熟悉我的朋友,都觉得我这人,在风雨境遇中,能在浮华世界里抽身而出,唯我独安,的确有异于常人的超凡脱俗与坚韧。
生活在烟火中的我,也只不过是个俗气的女人,在嘻笑怒骂中爱憎恨怨。
如果不是经历一场长病,或许我的日子,依然在惯常的轨迹滑行。
疾病来袭,在短短的二个多月里,天天忌口,不能随心所欲地享受食物的情况下,我的体重急速下降,本来刚刚好的形体,突然瘦成了纸片人。
“穷则思变”,病后就特别渴望健康。人总是要经受一些事情的打击,才会想着改变。
既然之前的方式不能让我在良性循环中拥有好身子,那就得换一种方式,于是,我想到去户外跑步。或许,那些不健康的细胞在奔跑过程中会自然消失,新生细胞就可以激活免疫系统,让人恢复健康。“生命在于运动”,或许运动才是治愈疾病的良方。
朋友阿泽邀请我参加跑团六公里长跑活动。刚开始我有点犹豫不决,或者说我根本没有勇气去参加。病恹恹的我,就是跑800米,都吃不消了,六公里于我已是不可挑战的极限。阿泽鼓励我说跑团里并不都是专业的跑者,很多都是业余爱好者与新手,贵在参与,实在不能跑,就权当徒步。
正能量总有一种吸引力,让人精神鼓舞。
跑团里是一群充满正能量,阳光向上的跑者。年龄有比我大的,也有比我小的,男男女女,无一例外都“精气神”,我被他们感染,也变的精神抖擞。
五点开跑,彼时太阳还很大,沿途跑线全是空阔的菠萝地,没有绿村遮阳,这给跑途增加了难度。
跑队在时间的推移中迅速拉开了距离,体能好的疾步如风,很快就走出了我的视线之外。一向倔强的我,自是不甘落后,卯足了劲只顾着走,后面的慢慢也被我甩出了距离。
我不敢迎着阳光的热烈去欣赏沿途的远景。毕竟初跑,我没有作足防晒措施。一顶草帽便是我唯一对抗阳光的武器。女人总会有那么点小虚荣,自是不乐意让阳光过于亲热而留下黑遗症,黑一圈,意味着老十岁,而美白,是女人毕生的追求。白是美容界普遍认同的标准,白肌嫩肤总给人清纯美好的气质。
为了不至于晒成黑夫人,我只得把帽沿拉低,垂着头走,尽可能地逃避阳光的亲吻。而不正确的跑姿,让呼吸变的更加困难。
走过1公里,我已是气喘吁吁,于是想停下来歇一会儿。1公里是我预设中的路程,此刻我已达成,人不自觉地就松懈下来。
轻松下来就再也没有继续跑的劲头了。正打算徒步向前,团长走过来加油鼓劲,我不好意当烂泥,继续跑起。
2公里半,我彻底瘫软了。我感觉自己都无法自主呼吸了,似乎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脚下如铅般沉重,我不曾体会过这种路在眼前,寸步难行的滋味。
这时,团长又跑过来加油,鼓励我抬高腿,调节呼吸,继续跑起来。我不能在别人的鼓励声中选择放弃,这不是我的个性,我不允许自己轻言放弃,就算拼尽洪荒之力,我也得坚持下去。
加油,跑啊!加油,跑啊!……我呐喊。我瘦弱的体内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脚下似乎也没那么沉重了,路旁的菠萝整齐划一地看向我,绿中泛黄的果儿犹如一张张抿着嘴微笑的美人的脸,越发的可爱。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午品尝菠萝的味道。我把手指凑近鼻尖,回味中午吃过菠萝后留下的余香,那残留的清甜香味儿分散了我的注意力,让我没那么专注于身体上的疲惫。
4公里,我头脑一片空白,我只是想着如何坚持到终点。我已经超越了我之前预设的路程,那种自豪感又给我增添了力量,支撑着我继续前行。
5公里,我仍然气喘如牛,但我不再想放弃了。终点就在前方不远处,我相信自己能跑到终点。有着信念的驱使,跑起来就越来越轻松。
跑到终点集合点,我奇迹般地发现自己竟然没有想象中的疲乏,相反,我倒觉得有一种身心愉悦的舒服感。
六公里,对于经常长跑的人来说,只不过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但于我,却是我人生中的一次突破。往后余生,或许我还会经历另一个六公里或十公里,甚至半马。我希望在慢慢老去的岁月里,不断发现别样的自己。
人这一生,身体与灵魂,总得要有一个在路上,我们才有力量与信心去对抗平庸生活里鸡飞狗跳的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