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触网络还是比较早的,记得是1999年吧,聊天室、OICQ刚出世,网吧遍地开花,而我也大学毕业正一个人漂着,闲来无事网吧就成了好去处,有时候甚至通宵待在网吧。聊天室人多嘴杂,刷新很快,一会说的话就淹没不见,于是很快就不聊了,聊天就主要通过OICQ,即QQ的前身。那时候加好友主要看网名,所以起一个符合自己个性又响亮的名字就很必要。天南海北的加了好友,神吹海聊一通,扩大了视野,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加深友谊。我的打字速度就是这时候练出来的,因为经常同时开好几个窗口和好几个不同的网友聊天。甚至,青春年华的我们还会有那么一点点暧昧,对聊天有一种期待。但是这种朦胧的情感很快就会在现实生活中烟消云散,该干啥干啥。这是一个消耗青春自在狂欢的互联网初时代。
之后逐渐谈朋友、结婚、生孩子,加上工作变化,生活变得实在而忙乱,就没那闲心网聊了。这时候大街上的网吧也逐渐式微,基本每个家庭都逐渐拥有了电脑。QQ上的朋友逐渐变成了熟悉的人,“网聊”成了一种正常的日常交流,甚至逐渐应用到工作中,成了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时候多数网上的朋友也是生活中的朋友,网络友谊也是现实中的友谊。
后来QQ有了群,大家可以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等找不同的群体,找更有共同语言的群体来聊天。我因为怀大女儿而结识了一个孕妈妈群,我们基本都是同一个月预产期的孕妈,这样大家情况类似,互相交流、验证、吐槽孕期各种情况,共同分享分担孕期的希望与期待、焦虑与担忧,简直有命运共同体的感觉。这种沟通的愉快感觉,甚至最相知的老公也无法相比——老公再关心,对于怀孕是没有切身体验的。特殊时期结下的深厚友情,并没有随着时间变淡,反而随着时间增长。特别是孩子出生、长大,各个时期的不同问题,因为我们的孩子也是年龄相同,遇到的养育、教育问题也接近,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新手妈妈在共同成长。如今已有小范围聚会多次,地区近的、出差顺路的,带孩子玩的,总能找到机会相聚。我也通过这个群认识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许多优秀妈妈,还去过一个武汉妈妈家里,因为带孩子看樱花,俩孩子玩的很开心,临别依依不舍的。还见过一个云南妈妈,她出差到郑州,因网聊上聊的熟,见面如多年老友,尽欢而别。这是我通过网络结识好朋友最好的一个群。
再后来移动终端也就是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聊天软件更具有即时的意义。特别是有了微信,渐有取代QQ的趋势。现在微信里群就更多了,熟悉的如同学群同事群,不熟悉的如购物群学习群,半熟不熟的如孩子班级群、各种兴趣班的群,等等。总之大家都发现了网络联系的便利之处,甚至几人聚会也对面建个群。马克思说过,这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互联网时代大家更是印证了这一真理,常会在朋友圈点赞时发现,哦,原来张三和李四也是朋友啊!同时发现通讯录迅速扩大,联系人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可是,时日久了,发现有些所谓朋友逐渐成为僵尸朋友,关系远近仍是一目了然,真正的朋友就那么几个。
于是偶尔会怀念没有QQ没有微信甚至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聚会先收手机,也成了一道风景……网络是一种工具,网络友谊也有天时地利人和各种因素,机缘巧合,结下深情厚谊;机缘不到,就仍是“网友”而已。
回顾我的网络友谊发展史,也见证了网络时代的发展。个人如一滴水,在时代洪流里,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