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因温暖、明亮、幸福久长而令人向往。我相信天堂的存在,只是它在哪里躲藏?其实,生命的过程,也是我们在有意无意间寻找天堂的过程。感恩的心离天堂很近,因不断爱的积聚而使内心温暖异常;追求美好的生命能看到天堂的光亮,因那份欢畅会开出幸福的花朵,朵朵似乎都浸透着天堂的芬芳。此外,是否还有别的路径,能让我们触摸到天堂?
我不羡慕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的绝世美貌,不在意她所拥有的王权尊贵和所享用的奢华生活,却独独渴望拥有像她图书馆那样的藏书。我的居室可以小一些,但我的图书馆却要越大越好。它要有若干扇明亮的窗户,其中的至少一半要冲着太阳。我幻想着清晨柔和的光照射进来,明亮了原木色的地板,一排排的书架上,按照类别排列整齐的书籍似乎也张开了惺忪的睡眼,带着各自的学识和气质挺起了腰身,重新抖擞起精神迎接新一天的使命。而它们的主人——我,尽管有些贪睡,可是清晨的6点钟也会准时起床。而床头的那几本新宠书籍总会惹得别的书侧目而视,发出愤愤不平之声。我经常会听见它们热闹地争吵:是新书受青睐,还是旧书更有价值。有的书籍甚至悲伤地吟诵起了《团扇歌》“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意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仿佛它就是那被君王冷落的妃子,弄得我哭笑不得,只能不时翻阅一下它们以示安慰。
我喜欢把自己放置在这里,埋头于一本本书籍中,徜徉于中外疆土,穿越于古今时空。与先贤圣人虔诚沟通,也可做当代名家的学生。可以无琴抚音乐,可以凭窗听潮声,可以立地游九天,可以素心绘丹青。一个人的世界里奔跑着千军万马,一个人的眼眸里望见了世事人生。无论周遭如何烦乱,这一隅却闲雅清静。无论岁月如何流转,这一时沉静便是永恒。也许隔开了外面的世界,未必能隔离心中的柔情,唯愿此刻的心无我也无他,只见智慧和文明。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作家博尔赫斯曾这样说:“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是的,这就是我想拥有的藏书室,当我把自己埋在了这里,这里便充满了天堂的气息,它的光亮会超度肉体凡胎,赐予她幸福的久长,仿佛真的触摸到了天堂。
��Z�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