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雄安新区的消息占据着各大媒体头条,朋友圈更是被一波又一波的雄安新区最新消息刷着屏。于是,连夜买房者有之,租地、征婚消息有之,预测股票涨跌者有之,发布搬迁企业名单者有之,迁户口者有之,晒房产证者有之,一时间小道消息与各种段子齐飞,众吃瓜群众应接不暇,难辨真伪,可谓炸开了锅。
作为一个雄安新区的“圈内人”,不管是现实中还是网络上,最近同学、朋友、同事和我打招呼的话都是这样的:你们那成立新区了,赶紧回家发展吧或者下图这样的:
上周老爸火急火燎地打电话说:据小道消息称凡是有户口的,每人给补52平的房子,赶紧把XX(我老公)的户口迁过来,到时候你们可以分到100多平的房子。小道消息也信?我果断拒绝了他,他十分不悦,一个劲儿给我上课,后来我不得不转移话题,唠了几句家常,老爸好言相劝未果,无奈之下挂断电话。
一提到新区,大家想到的不是拥有高精尖技术的大公司,也不是北上广般的摩登与现代,而是房子!房子!房子!
为什么呢?
有两点原因:
第一 、投机心理
一夜之间,被“新区”了,这无异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馅饼,而且是砸到了一片人,这种机会可是千载难逢的,所以这样的“机”必须投,这样的便宜不占白不占。
第二、一夜暴富,不劳而获心理
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在网红当道,撒撒娇、卖卖萌,一场直播几十万到手的时代,人们的拜金价值观日益严重,年轻人不再相信劳动致富,不再愿意吃苦耐劳,而是梦想着一夜暴富,梦想着不劳而获。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被压抑太久的人的欲望。趋利避祸,这是人的动物本性,每个人都想着有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过更舒服的日子。尤其是在这个资本回报率增速远远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贫富差距、阶级固化日益严重,老百姓靠种地靠打工挣的钱远远比不上房价增长的速度。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套房子就回到了解放前。没有钱,没有房子怎么办呢?压抑克制欲望。贫富差距越大,底层人民这样的欲望就越强,所以,一旦有机会,比如设立新区这样的好事出现,屌丝逆袭、咸鱼翻身的时候到了,所以被压抑太久的原始欲望被释放了,人们才几近疯狂,一窝蜂地买房!买房!买房!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房子,限购了。户口,冻结了。巴菲特说过:别人疯狂的时候我恐惧。我想说的是别人疯狂的时候我冷静。记得前几天看新闻,记者采访安新县某村的一位大叔,记者问:成立雄安新区了,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吗?大叔一脸憨厚地说:没什么不同,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呗。
没错,我想说的就是这句话,该怎么过还是得怎么过。
买不买房,生不生孩子,迁不迁户口,这些都是一个人的人生规划,或者说是一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而有没有被“新区”只是人生中一个很偶然的事件,是我等平民百姓无法事先预料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是掌控好自己的人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踏踏实实过日子,为自己的小幸福做点事情,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的人生也就算圆满了。
结尾,我想引用一段学霸猫老师(@学霸猫星球)的文章:
“读过足够多的书,自然能够风轻云淡地说,读书没什么用;
赚了足够多的钱,自然能够风轻云淡的说,赚钱是顺便的事;
娶了足够漂亮的老婆,自然能够风轻云淡地说,漂亮不漂亮,我脸盲;
做了足够大的企业,自然能够风轻云淡地说,企业做那么大干什么,是个错误。”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选择了一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脚踏实地做点事情,如果成功了,我们可以风轻云淡地说,真的不重要。但前提是我们坚定了信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主动掌控了自己的人生。
所以,人生该怎么过,需要因为新区而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