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掌握写作套路?

(1)

写作群里一位师姐,昨天问我如何把文章写长一些。

我给师姐提出了建议。

师姐要写的文章是关于苦难的。

我建议师姐写一写与苦难抗争的名人,譬如史铁生、霍金、海伦.凯勒。

然后,再写写身边人,这更能接地气。

写来写去,篇幅就长了。

其实,我说的都是写作套路。

写名人是套路,借知名度吸引眼球赚点击率嘛。

写身边人,还是套路。老师教我们的套路。

不论身边人还是名人,要写出他们与普通读者相通的普通一面。

这就叫普遍性。

有普遍性的文章,容易引起普通人的共鸣,就容易代入,就接地气。

接地气是形象化民间说法。

官方说法是:有群众基础。

好比金庸先生15篇武侠小说当中,为什么大家公认最受喜欢的是《鹿鼎记》?

因为那个主角韦小宝,他是个普通人啊!

韦小宝又懒惰,又无赖,又贪财,又好色,又没文化、又没修养,他身上有太多我们普通人的影子,他做的事情,特别像是我们也能做得出来的!强烈的认同感,让我们不知不觉将自己代入,从而获得心理满足。

又好比《红楼梦》,主要写大家族里男男女女,他们锦衣玉食、整日玩乐,离我们劳苦大众太远,所以普通读者不容易认同,而突然来个乡巴佬刘姥姥,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没啥两样。那么,这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就好比代替我们去这个安乐窝里走了一遭,我们从刘姥姥的感受中获得共鸣,这就是接地气,就是有群众基础。

你看,不愧四大名著之首,接着地气哪!

同样道理,《水浒传》里李逵、鲁智深那样或鲁莽直率,或粗中有细的糙汉子,在书里大批英雄人物中最受大家喜爱,也是因为他太像我们了。

就连《西游记》,神神乎乎的小说,里面那个猪八戒,是不是最受欢迎?因为他浑身毛病,与普通人最接近呀。

四大名著,只有《三国演义》主要讲国家上层之间的争斗,几乎没小老百姓啥事。

除了那两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小卒,最后急了,给张飞来上那么一票,可怜张大将军就一命呜呼了!

这样底层草根接地气的小人物,我们是不是更容易理解?

可见人物接地气是任何文章或作品大受欢迎的重要套路。



(2)

其实,不仅人物要接地气,情节,特别是细节,也要接地气。

这不仅是新媒体文章写作的套路,也是文学创作的套路。

不信你看皇皇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德烈公爵临死的病榻前,娜塔莎在干什么呢?

——“他紧紧地握了一下她的手,松开了,她回到蜡烛前面,照原来的姿势坐下。她两次回头看看他,遇见他那发光的眼睛。她给自己一个课题——织袜子,她对自己说,不织完袜子,决不回头看他。

织袜子,织毛衣,干一个普通女人会干的活计。

很普通,很生活,接地气。

还有同样四大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当神童音乐家小克利斯朵夫演奏完毕,被包厢里的公主抱在怀里,他看到祖父在包厢进口远远站着,就动了感情——

他凑在公主耳边悄悄的说:“我要告诉您一桩秘密。”

公主笑着问:“什么秘密呀?”

小神童就说出了那个秘密——他演奏的曲子里,有一支最美的,是祖父作的。

“他不愿意人家说出来。您不会说的吧?”他叮嘱公主。

公主答应了。

可是,公主马上把这个秘密当众说了出来,使克利斯朵夫吃了一惊。

接下来,“克利斯朵夫再也不对公主说一句话;尽管她逗他惹他,他总是一声不出,沉着脸;他瞧不起她,因为她说了话不算。......他气愤之极......”

看,孩子的心灵世界,描绘得多么生动传神,因为这些细节太生活化太接地气了!普通人,特别是有孩子的人,太容易引起共鸣了!



(3)

有一种套路,叫做一波三折,在我看来,是所有新媒体文章写手必须掌握的。

怎么讲呢?

拿电影为例。

好莱坞大片,我们都看了不少,有没有发现最赚票房的娱乐大片有个共同特点?

就是高潮不断,好戏连台,不到让你大呼过瘾绝不罢手!

譬如《真实的谎言》,当你看到骏马追摩托的惊险场面,觉得够刺激吧,后面还有导弹炸毁大桥的场面等着你哪!那你看到施瓦辛格大叔夫妻团聚之后,以为结局完满了,谁知大叔的女儿又被恐怖分子绑架了,大叔驾机亲自营救爱女,才上演了战机攻击摩天大厦的超跩酷炫戏码!

再看《碟中谍》,影片将近结尾处,在火车车厢中,当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你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局!这时从解谜角度讲,你的大脑逻辑思维划了个圆,回到原点,够满意了吧,可是别忘了,这片子不仅仅是烧脑哦,还给你视觉刺激呢,于是你看到镜头一转,来到火车车顶!这个经典的空间转换,将一部希区柯克式悬疑片,与一部史泰龙式动作片完美结合。于是你看到了阿汤哥在直升机爆炸瞬间勇悍绝伦的惊艳一跳!高潮后的高潮,让你爽呆了!

类似电影大片一波三折、高潮迭起的情节布局,其实在我们的经典文学中早有描述。

还记得《老残游记》吗?

那王小玉——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多几次转折,多一些高潮,让你的粉丝越读越爽,不能罢手,最终击节叹服,你这样的套路,能不成功?


(4)

要掌握高明的套路,归根结底靠什么?

老师说,就是多写多练四个字。

边写,还要边学习别人的成功套路。

《文心雕龙》有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练够一千支曲子,才能懂音乐,见过一千把剑,才能识别剑器。

当然,套路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套路,随心所欲。

就像写作的最高技巧是没有技巧一样。

金庸先生在《笑傲江湖》《传剑》一回中写道:独孤九剑要旨是在一个‘悟’字,决不在死记硬记。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一句话,像我们老师和许多文章高手一样,勤奋而用心地写到上千篇以后,那就是神而明之,存乎一心,信手拈来,即是妙文——已入化境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古代十大兵器排名: 中国古代十大兵器排行第十名:诸葛亮——孔明扇诸葛亮乃是三国时期最伟大的军事家,神机妙算,简直是...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4,763评论 0 5
  • 孤雁东南去, 雀巢枝头立。 待到来年春, 满园春色绿。
    韩小冰阅读 255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