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警句。这就提醒我们,若想得到真实明确的结果,必须要有辩证的思考,也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何为“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所学知识或信息的真实性、精确性、过程、理论、论据等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的决策的一种思维认知过程。
下面我就以一个真实的故事具体说说。十一学校国际部的韩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因喝水发生争执而打架,结果一个小小的常见的摩擦和冲突,差点引起一场外交风波,还引起了韩国驻华大使的关注。究其原因,不过是一句话的误会。原句韩国学生是这么写的“中国学生不得在此饮水,否则报告老师”。这名中国学生被打后,在百度贴吧上发了一个帖子说这事,但他提这个细节时说到,字条写的是“中国人不得在此饮水”。这句话让我们马上联想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样一个屈辱的记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冲突就变成了一个爱国主义和民族情感的催化剂。之后引发社会人士聚集校门口并且造成了开头的严重性。
假如在当时有人能清醒一点,提出质疑,去了解事情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还用得着上升到民族国家的高度吗?恐怕更多的是通情达理的人吧!这就说明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如此我们想想,当老师的不更应该把批判性思维作为我们每节课应有之目标吗?若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那么,他就能够让自己的思维趋于开放,能够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综合比较之后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记得我在讲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时候给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鲁迅先生小时候在课堂上画画的行为?我的目的是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认识到私塾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的不相宜,严重制约了学生自由、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体会到其中隐含的对封建私塾教育的批判。当然,这个题也是开放性的,答案会五花八门。但我在意的是他们思考的过程。
“是因为鲁迅先生调皮,从之前他拔何首乌就能看出来”
“他爱好广泛,课又枯燥,所以不想听”
我问:“那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吗?他尊重他的老师吗?”
“他爱学习,课文中问怪哉一事就说明他有求知欲,还有先生给他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字上去,放开喉咙大声读书就可以知道。”
“他当然尊敬他的老师,因为文中鲁迅先生评价他的老师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而且他和蔼,开明,教学认真。
我说:一个好学的学生遇到一个优秀的博学的老师,按理说该如鱼得水才是,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不相宜的画面呢?请你们聚焦一个细节,问怪哉一事时老师不仅不回答,脸上还有了怒色,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很快的说了“当时的私塾教育只要求学生学他指定的书,不许多问与书本无关的问题,这就是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思想。”至此学生也明白了:当时的教育不注重儿童的身心发展,也隐性地传达出鲁迅先生现在对那时候私塾教育的不满。这些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对他行为的评价过程,而是一个思索,辩证的过程。
还有讲第十课《再塑生命的人》时,有个学生说出了一句令我始料不及的话:海伦凯勒是盲聋哑人!当时我就一愣,不可能啊,她就是一岁多时患急性脑充血,连日高烧夺去她的视觉和听觉,哪有说她哑巴啊!我于是反问他一句:“你怎么知道的?”
他拿出一本资料书说“老师你看,这里面说他从此以后也不说话”
“那是因为当时她还小,根本就没学会说话,现在听不到,怎么会说话呢”,一个学生说。
我暗自一喜,是个不错的发现。在这时候我完全可以说她会说话,因为她致力于慈善事业,还为此多方演讲为盲聋哑人募捐。但我一笑说:去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吧!
过了一会,一个学生说:“文中说她和沙利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词发生了争执,就说明她会说话。”
“这个争执不是说的,是用手比划的”又陷入了僵局。就这样自成两种声音,谁都不服谁。之后他们都纷纷把目光投向我,我顺水推舟,既然你们意见不统一,谁都说服不了谁,干脆回家百度去吧,到时候再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如何?”因为马上下课,也不可能深究了,这是两全其美的办法,况且如此一来,也促使他们去主动思考,印象自然深刻,这也是我乐意见到的呢!真希望课堂上时常出现这中辩论之声,不仅课堂活跃,更多的是收获知识。
最后,借用几句话来说明具有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有助于学生成为通情达理的人;是衡量学术潜能的重要指标;是培养未来政治家的必须训练。如此一看,还真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