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7.9.10,坚持写作的第60天。同时,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祝每一位老师,教师节快乐!感谢每一位老师在我的成长道路给予的帮助和支持。
昨日与今早阅读了《古典风格》的序章部分,总结了如下的思维导图。序论部分读起来有些艰辛,因为太多内容,基本上是对本书的一个总的概括。杨燕迪先生写完序同时又写了导读,让我们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关于古典,我想不得不提的便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一个前人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很难再发掘新的领域,却在罗森的手里写出了不同的内容来,而这本书就是《古典风格》。
一位非音乐“科班”出身的法语文学博士,却靠自己的实力走向职业钢琴师。只是作者的生平经历,都可以让我震惊许久。且不说他这本被学界交口称赞的著作了!怀着这样的好奇心,探索在罗森的手中究竟对古典主义音乐会描写出什么样的与众不同,读如此之厚的书便也就有了动力。
杨燕迪先生说 : 用文字说音乐,能够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为好,以及文字是否真的能说出听音乐本身得不到的东西,这都是些悬而未决的疑难。
而罗森的作品,对于我们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罗森自始至终高度关注“音乐语言”,关注究竟是什么使音乐意义的存在和传达成为可能。
罗森指出:
音乐史(以及任何艺术史)中特别麻烦的是,最引发我们兴趣的是最特殊的东西,而不是最一般的东西。即便在单个艺术家的作品中,最代表他个人“风格”的也不是他通常的手法,而是他最伟大、最独特的成就。
也就是说,风格是独一无二的。
其次,在导读中提到了三位大师。
海顿在弦乐四重奏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通过对创作的探究,和观察视角的不断转化,他重新发现并公正评价海顿钢琴三重奏的美誉。
莫扎特的歌剧,协奏曲,弦乐五重奏。对莫扎特无疑是偏爱的。还有对贝多芬的重新认识。罗森研究的这些视角与我们传统的研究并不一样。
“《古典风格》一书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音乐史叙述,也不是常见的作品分析,更不是技术的理论说明和建构。本书内容与历史、分析、技术理论紧密缠绕,并常常触及风格、体裁、美学、文化等多方面的范畴。”
众多音乐家,评论家对本书推崇备至。那这本书究竟有什么优秀的地方呢?怀着这样的好奇,开启接下来的读书之旅。
今日《乐记》感悟 : 在封建王朝中音乐与政治统治似乎总有千丝万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