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属于八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最后一课,是国共之间相杀致死的环节,与前面两课形成天然的联合。共包含三个子目: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教材紧紧围绕着长征的开始,艰难行进,取得胜利这一线索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述,介绍了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怎样进行长征,如何获得胜利等重要内容,着重讲述了党和红军历史上的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同时,在这个震惊世界的伟大历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长征精神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具有非常浓厚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军教育的一次绝好机会。
课标要求: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
1. 结合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及国民党的“围剿”,分析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唯物史观】
2. 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 【时空观念】
3. 收集史料掌握遵义会议的相关内容,根据史料分析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影响。 【史料实证】
教学重难点:
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和长征精神
感悟长征精神
教学反思:
积极内容:
本课的的讲授,侧重故事讲授法,讲述长征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且将老师讲述故事和视频讲述故事相结合;
故事:血战湘江、选择贵州及陕北的原因、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放弃贵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爬草地;
关键节点:遵义会议、会宁、渡过金沙江
长征精神渗透在全过程
不足:
讲故事时间过长,对于遵义会议和长征的意义时间不够
板书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