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過許多祭祀,但從未有過伏羲公祭大典的那種觸動。伏羲比孔子久遠,比黃帝更神話,對我而言卻比誰都更真切而貼近生活。
因為對於易學愛好者,甘肅天水是一個聖地。更因為天水是華夏文明的真正源頭。
關於“天水”之名,有這樣的傳說:漢初久旱,忽有一晚,大地震裂,天河之水注入裂縫之中,形成“天水湖”,漢武帝據此新設“天水郡”。
在我看來,“天水”兩字包含更深刻的含意:天為乾卦,為西北(天水在中原之西北),屬金,金生水;水為坎卦,為智慧,為源頭;坎卦相錯為離卦,離為火,為文明。
所以,“天水”兩字本身就有文明起源的意象,跟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人類從天上盜取火種頗有異曲同工之趣。事實上,女媧和伏羲的傳說,跟普羅米修斯與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創造人類的情節十分神似,只是男女角色互換了:普羅米修斯用泥土雕塑人形,雅典娜為泥人注入靈魂,並把智慧授予人類;在華夏的故事裡,女媧負責造人,伏羲傳授知識。
伏羲跟雅典娜一樣,給予人類智慧。其中,最了不起的,當屬畫出先天八卦,正式開啟了彌綸天地的易學發展之路,讓中華文化之樹沿著該脈絡開枝散葉,終成遮天蔽日之盛景。
許多人以為伏羲與《易經》跟現實沒有太大關係。其實,伏羲創立的易經思維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寫進中華文化的基因裡。最明顯的,莫過於中醫的陰陽五行辯證邏輯。
再者,華夏文字大都從八卦中來,漢朝人(《易緯》)更直接將伏羲八卦稱為“古文”,認為“天”文為乾卦,“地”文為坤卦,“雷”文為震卦。
直至今日,我們都能明顯看得出來“水”字是坎卦;“火”字是離卦;“東”字是日出木後之象(東方為震卦,屬木);
“西”字其實是“酉”,酉在西方,屬金;“說”字取兌卦開口之象,兌換、喜悅、鋒銳、稅務等取兌金之象……
這種“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例子數不勝數,了解得越多,會越發清晰,伏羲離我們並不遙遠。(伏羲與易經之一)凌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