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天气真好,赶紧把被子拿出来洗一洗晒一晒咯。”
“哎呦,我买的对联尺寸小了,要去集市那里换一下才行。”
大扫除、置办年货、买春联……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大街小巷上过年的气息越来越浓了,你心中的年味是什么呢?是那串盒盘上的冬瓜糖,是那粘贴春联时用的浆糊,还是那仪式感满满的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呢?
情从胃起,一往而深。是的,对我而言,记忆中的年味,就是家的味道,都藏在那香喷喷的年夜饭里。很多时候,我们想表达的情谊,在大伙“拥挤”地聚在一桌,拿起筷子,相互碰杯的时候,就已经心心相印了。
而提起年夜饭,就不得不提我家族里那位“星级”厨师了——我的爷爷。我的爷爷是家中威严的大家长,爱热闹,爱张罗,经常邀约亲朋好友到家里吃饭。还依稀记得,以往每逢节假日,我们一大家子都会整整齐齐地聚在爷爷家,打打扑克牌,唠唠家常,更重要的是品尝爷爷的手艺,那是多么其乐融融的一幕呀。每逢佳节倍思亲,细细聆听着春节轻柔的脚步声,我不禁想起我那可蔼可亲的爷爷了,我记忆中的爷爷有两大爱好。
爱好一:下厨
我的爷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炒的一手好菜,葱爆大虾、酸甜排骨、生炒鱼片,样样都是精品。“哇,好香啊,今天爷爷炒了什么菜呢?”小孙女在客厅就闻着香味。“是你最爱的葱爆大虾,喜欢不?”爷爷大声地应到。小孙女听了,连忙放下握在手中写作业的铅笔,急急忙忙地跑进厨房,来到爷爷跟前,嚷嚷着要立马尝一口。“就你嘴馋,哈哈。”小孙女最小,爷爷奶奶最是疼爱,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惦记着小孙女。
后来,小孙女上了初中,在学校寄宿,周末才回家一次,“爷爷,我长大了,你快把你的手艺传授给我,换我做菜给你吃。”“嘿嘿,我的乖孙女,你先去帮爷爷把菜洗干净啊。”“好咧。”洗完菜后,小孙女在爷爷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制作葱爆大虾,“鲜虾洗净剪去须子,挑去虾线,然后,用料酒,酱油等腌制20分钟……”虾还是那个虾,料还是那些料,但是,味道总感觉差了那么一丁点,不是“原版”的葱爆大虾。小孙女苦恼了,“下次,我再试试,一定能做得更好吃。”爷爷笑了笑,说道,“我的乖孙女,别着急,慢慢来,多尝试,要用心去做,你将来做的菜肯定超越爷爷。”那天晚上,爷爷吃了一碗又盛一碗米饭,在饭桌上,一直念叨着“今晚的葱爆大虾真好吃”,吃的津津乐道,很是滋味。可小孙女却不以为然,还觉得是爷爷的口味变了?
爱好二:管闲事
我的爷爷,他的战场不仅仅有厨房,还有楼房前的街道小巷子。爷爷居住的小区坐落在旧城区,由于附近有菜市场、水果摊等等,有时小孩子嬉戏打闹,人来人往,时不时会有一些果皮、零食袋等等垃圾被扔在巷子里。
而在乡亲邻居们的眼里,爷爷就像是“春天的蜜蜂——闲不住”。“早上好啊,老爷爷又在打扫了。”邻居老大妈出门买菜,一眼就看见爷爷在拿着扫把,正在有节奏地清理着巷子里的垃圾。爷爷是勤快人,爱干净,总说“在楼房面前,大家伙进进出出,要弄得干干净净才舒服嘛”。因此,只要一有空闲,爷爷就会拿起扫帚,在巷子里挥洒着汗水。爷爷打扫的背影佝偻却又坚定,显得格外亲切,让人温暖。
时过境迁,那些我们爱的以及爱我们的人逐渐离去,但那声音、那味道、那画面仍旧留在脑海里,久久不会被忘却。
春节临近,团团圆圆的日子,我不禁想起爷爷那张可爱的、慈祥的、温柔的脸庞。而我也忽然明白,为什么爷爷那天晚上吃得那么香,为什么总叮嘱我要用心去做菜,因为每一口菜,都是家的温暖,家的味道,那是最地道的年味,是外面买不回来的味道。如今,小孙女已成家了,她传承了爷爷的手艺,也会做“葱爆大虾”给她的小宝宝吃,给他诉说着爷爷当年是怎么“炮制”他的拿手好菜,把年味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