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五月的关中西秦沃野,草木葱茏,阡陌飘香。初夏的风儿一阵阵掠过,绿中泛黄的麦浪一波波翻涌,一股成熟的气息正在原野间潜滋暗长。
小满过后,西府川塬的小麦籽粒渐次灌浆饱满,农人牵挂的夏收大忙也在一天天迫近,经验丰富的老农开始思量:该拾掇拾掇农具了,不够就添两件,省得到时候“把手打住”。于是之,他们便会借着跟会赶集之机,“踅摸”几件称手的“兵器”,确保自己辛劳作务大半年的一料庄稼颗粒归仓。
“杈把会”:农耕文化的传承
关中各地在夏忙之前的农历四月,向来都会举办“杈把会”,具体到各县及至镇村,会期则略有不同。从形式上来看,交流会也罢,庙会也罢,都是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坛场”。这些年,物资交流、消费促销,服装百货、风味小吃,人们都已司空见惯;若有一台戏在会场“压阵”,就能让从十里八乡前来赶会的农人过个瘾。在这些交流交易活动中,摆在路旁、地上的各种农资和农具,就是“杈把会”最为鲜亮的特色。
当然,“杈把”只是各式农具中的一个代表物件,“杈把会”上的农具及其配件有好几十种,样样都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农事劳作的承载和农耕文化的记忆。农人对它们最为熟悉,千百年来,种种农活离不了它们。在长年累月的辛劳之中,磨得溜光的锄把对应的是磨出老茧的双手;在一年一度的收获季节,银光闪闪的镰刀面对的是金光灿灿的麦穗,这样的画面和场景,就是农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农具已经“全方位”地融入了农人的生活,甚至于在农人的口语、俗语、谚语中,也常用农具来比喻和衡量。“好话能说一背篼”,“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无不反映了农人对农具的熟稔和亲切之情。
古往今来,有不少能“接地气”的文人不乏对农具和农事的描写与咏叹。《诗经 • 小雅 • 大田》中有“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之语,意为“用那锋利好犁头,向阳田里将土翻,及时播种那百谷”。“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展现的是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腰镰欲何之,东园刈秋韭”,描述的则是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曾经身在垄亩的生活情景。
可以说,从“神农制耒耜”至今,农具一直是农人搞好生产、发展农业的好帮手。
老农具:“老把式”的好“兵器”
“杈把扫帚牛笼嘴,四月十八走横水。”这是流传于西府凤翔人口中的俗语。凤翔横水镇的“杈把会”是渭北塬上一带割麦前的最后一个会了,据当地人说,这个古会历史悠久,甚至可上溯至清末时期;农历四月十八为正会,前后各三天会期,不过农资、农具交流通常还会延续几天。也有人将其称为四月十五“麦王会”,叫法不同,性质一样。
犹记得那年初夏时节去横水,但见在位于 104省道的横水河桥上,一把把崭新的扫帚和长柄的晒耙、推耙、木锨、铁锄等农具靠在桥栏上,路边地上摆放的各式“兵器”何止十八般:割麦的刃镰、挖秆的手镢、挖地的镢头,割草的镰镰、剜草的铲铲、锄草的锄头,挑柴的木杈、搂柴的筢子、上垛的钢叉,平地的钉耙、铲土的铁锨、掘土的洋镐,簸粮的簸箕、筛粮的筛筛、提物的襻笼,刮粮的刮板、推粮的推板、打捆的绳子,还有用作锄、锨、耙、杈等“长兵器”柄的一捆捆木棍,以及两齿锄、磨刀石、斧头、瓦刀、灰刀、抹子、炭锨、笤帚、笊篱、锅盖……丰富的物件吸引了三三两两的农人驻足端详,精挑细选。快要割麦了,家里还缺啥器具,碰上了就挑几样,反正拾掇一件好农具就正用着走了,这是农人们共同的心理。
一位老师傅看到有人相中了自己制作的推耙,便认真地现场为其安装长柄。他先将推板稍作修整打磨,再用锯在板上锯出浅槽,然后用凿子凿眼,又挑了一根端正、圆溜、匀称的木棍安于板上,上紧螺丝,手法娴熟老到。刚逛完服装市场的两位妇女路过桥头,瞄了一圈,各挑了一把扫帚,绑于自行车上;随后,再捎上一顶草帽,满意地踏上了归途。
这些“冰冷、生硬”的农具,到了庄稼“老把式”手中,就会慢慢“活泛、圆润”起来。挥镰割麦、舞锨扬场,他们将它们耍得呼呼生风;挖地锄草、浇水施肥,他们把它们用到了作务庄稼的各个环节。汗水滴入田间、浸入锄把,滋润着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日子;岁月在农人额头刻出道道沟壑,也将犁头镰刃磨光磨钝,一件件农具就成了一代代农人经受生活磨砺的见证。
夏忙景:渐行渐远的记忆
如今的横水街上,服装还有,小吃还有,逛会的人们一如往年那样讨价还价、大快朵颐;横水河桥上,杈把还在,扫帚还在,只是已不见了牛笼嘴,这些农具会不会像桥下几近干涸的河床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不得而知。
话说回来,如今大多地方的夏收早已机械化了,所以这些农具的使用和磨损在变缓,更新换代也随之变缓,愈发变成了“冷兵器”。联合收割机的推广普及,让昔日挥镰抢收、打捆转运、摊场碾打的复杂程序“一步到位”,只剩下晒麦还在“看老天的脸”。西府汉子一锨一锨迎风扬场,女人用扫帚一下一下掠去“衣子”,这样默契配合的场景在乡间还有,但清粮机的广泛应用,也让这曾经熟悉的画面成为渐行渐远的记忆。
“杈把会”还在乡间延续,只是它裹挟于物资交流、市场开放、经济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慢慢演化成了一个符号,昭示着夏收的临近和新一年收获季节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农具淡出了农人的生活,渐次进入了民俗博物馆和村史馆,向人们展示着老一辈农人曾经的辛劳和智慧,讲述着这片黄土地上的沧桑往事。
诚然,机械代替人工是大势所趋,但古老的农具所蕴含的“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不应被遗忘,它们亲近土地、扎根生活的本色也不应褪色,因为它们也曾是我们文化根系中的一部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