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本文将告诉你,为什么你无法去实现你的好点子?假如你发现一个点子非常不错,如何去实现它?
“ 以下情境或许会引起你的不适,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小A是一家公司的策划人员,为人“鬼点子”多,总会有些“奇思妙想”。偶然有一天,小A发现他的同学小B在社区论坛里发帖,卖美国车厘子,因为价格比社区水果店每斤便宜了将近20元,所以关注的人非常多。
小A觉得,这可能是个好生意。于是他开始调查水果市场,想弄明白到底社区水果配送能赚钱吗?
经过调查,小A发现,美国车厘子在批发市场的出货价是50元每斤,而在水果店里的销售价接近100元每斤,每斤赚50元,而小B在论坛里的叫卖价格只要60元每斤,每斤赚10元。尽管小B赚得少,但是没有租金压力,水果当然可以卖的更便宜,再加上小B可以送货上门,这生意就更有“杀伤力”了。
小A为此兴奋不已,他想着一个大型社区假如每天卖100斤高端水果,每斤赚10元,就能赚1000元,如果100个社区呢?如果除了水果还卖其他东西呢?
一次朋友聚会,小A喝了点酒,将这个生意告诉了刚刚大学毕业的小C,小C想着这项目比上班强多了。
半年后,小A、小B、小C的情况却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
小A,完善了他的想法,做成了一份策划案,他想打造一个颠覆淘宝的商业模式。他觉得进货、卖货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做,自己就该是卖“想法”,吸引投资,然后让别人去做。
小B,在社区里租了一个小仓库,不仅仅有水果卖,还有土鸡蛋、孩子的进口奶粉等等高端产品。自己还注册了商标,所有的包装全部换成了自己的品牌,每个月的纯收入已经超过万元了。
小C,刚开始做了一个社区,其实销售额还不错,但是他觉得每天进货、发货,太累!客户又挑剔,太烦!关键是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赚钱,就放弃了。
同样一个点子,三个人去做,为什么会有三种不同的结果?
我不得不搬出大名鼎鼎的马斯洛来告诉大家“真相”。
动机是促使个体发生行为的内在力量。
动机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需求(need),另一个是刺激(stimulation)。
所谓需要即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缺乏是一种心理状态。所缺乏的可能是个体内在的维持生理平衡的物质要素(水,食物等),也可能是外界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因素(社会赞许,相爱等)。
所谓刺激,是指促使心理有巨大反应的信息。比如:被女朋友甩了,受不了刺激,于是跳楼了。也有可能,受不了刺激,奋发图强。
三个人肯定都没受巨大的刺激,那关键问题就在三人的内在“需求”不同了!
往往越追求高层次的需求,越容易获得低层次的满足
有的人工作是为了“安全上的需求”,所以行为就变得谨小慎微。在会议上,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处事上,以不出错为准则,而不是创新创造为准则。结果就是,难以升职加薪。
有的人是以“情感和归属”为核心,比如我希望考上好大学,这样爸妈就会喜欢我。于是在学习上往往能更好的克服疲惫、挫折等不良情绪,但是当考上大学以后,却显得动力不足。
有的人是以“尊重的需求”为核心,工作的目的就是要让领导尊重我,我要证明我是有用的,有价值的。往往他们在获得尊重的同时,也获得了高薪!也就是第一、第二层次的需求。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职位越高,职场的倦怠感越小,因为他们获得了尊重。(关于职场倦怠的干货内容,可关注公众号,回复“倦怠”获得)
假如我们把需求强度给个固定值100分的话,一个层面的分数越高,其他则越低。
我们熟知的不少企业家、艺术家通常都是图中红色部分,他们更看中自我价值的体现,能为社会进步、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相对的他们对吃穿用都不太在乎,甚至很多忽略家人、朋友的感受。上周读了一本《斯蒂芬·乔布斯自传》(关注微信号,回复好书,可获得该书电子版),在这一点上尤其让我感受颇深。
小C典型的就是专注在第一、第二层面的需求,尽管是这样,我们不能否定小C碰到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难道小B就没有碰到吗?当然碰到了,不同层面的专注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逃避问题,一种是寻求答案。
划句号 VS 划问号
我们经常碰到两种论调,一种是这么说的:
“ 这项目太好了,但是我没钱、没团队,关键是我对互联网又不懂 ”
还有一种是这么说的,
“尽管我没钱、没团队、也不是很懂互联网,但是我坚信这个方向是对的!这个项目一定能改变中国”
下面这句是马云说的。
如果我要做好这个项目,我需要什么样的团队?我凭什么去吸引他们?我去哪找他们?怎么去约他们出来?
如果我要做好这个项目,我需要多少资金?我去哪找资金?银行能提供我资金吗?亲戚朋友能不能借?
如果我要做这个项目,我还欠缺那方面的能力?怎么去学习?更谁学的更快?
不管是创业还是职场,都会遇到上面的5项问题。但是当我们专注的是更高层面的需求的时候,往往我们的思考是倾向于如何去找到解决方案,而不是面对问题的时候画上句号。
有理想的人能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黑境中看到光明。因为他人逆境只是过渡,黑暗也只是一时的过程。 ——罗兰
亮子老湿 微信公众号 ID:ceogaoxiao
如果想深入了解职场修行指南,工作更高效,干的更开心,可以关注亮子老湿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