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儿子去儿童福利院,说是去做义工献爱心。更多的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去看看有很多孩子生活的不如自己,希望孩子能得到教育珍惜生活。我本身并不愿意去的,考虑朋友喊不能不给面子或者表现的太疏离。事先并没有给儿子讲什么,所以儿子全程的表现都很淡然,这一点似乎很像我。有的孩子可能事先被家长讲了很多什么孤儿啊,残疾啊,到了地方就有一大堆的问题。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他们了之类的。还有孩子看到长相不健康的居然说害怕,独自留在外边,然后好几个孩子附和说害怕。大人们倒是无一例外的讲心疼,心酸,可怜。
对此,我并没有同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出现的方式和形态各不一样。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当作和我们一样正常的人呢,只是独特而已,没有什么不同。干嘛要带着一种健康人或者富有者的高姿态去可怜别人呢?当我们的动机是让孩子看比自己可怜的同龄人时,这本身就带着优越感。幸福真的是通过对比别人的不幸才能获得的吗?那如果我们不幸就应该接受别人的怜悯和救助吗?我想应该需要的是尊重和帮助吧。
孩子在进入时的捂鼻,出来后的嬉笑。只知道打开零食不停的分给院里的小朋友,那不是把对方当成小伙伴,或者是平等者,甚至有点像看动物园里的动物,又有何教育意义?
我记得奇葩大会有一位盲者,他说的很好,他并不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他只是独特而已。就像每个人的才能和天赋不一样,看不见也是他的天赋。当我们彼此尊重,不在心里设限,孩子应该更幸福吧,那种幸福感是油然而生的,不是对比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