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演讲内容的那个篇章内容有些多,终于在12点到来之前写完了。今天继续阅读《高效演讲》第二篇 演讲风格。
这部分将从声音、姿势、表情和眼神三大方面进行讲解。内容比较零散,但确实很实用。

一、声音是让你的想法为他人所知的工具
有时喜欢一个人就是因为他的声音好听。或许这有点太过主观,但你不可否认:声音的好听与否的确为一个人加分不少。演讲时,声音亦是如此。
那我们在演讲练习中如何雕塑自己的声音呢?
1.调整呼吸,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
练习声音,首先应从呼吸开始。了解胸部呼吸和腹部呼吸的不同,从掌握自己的呼吸开始练习发声。
2.让声音多变
你可能非常羡慕配音演员学啥像啥的本领,其实通过锻炼,你也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像一部音乐剧,而不再是像和尚念经似的单调乏味。
声音的多变性主要通过改变音量、音调和节奏来实现。
比如,当你降低音量时,往往表示接下来的内容很重要;当你提高音量时,你可能是因为兴奋或是同情;当你的讲话速度放缓时,那就意味着重要的内容来了;当你突然停顿,也表示你即将要将重要得事情了。
每天抽点时间练习一下。例如给孩子读故事时,你就可以分别通过改变音量、音调和节奏来练习提高声音技巧。

二、你的身体语言会不小心出卖你
演讲风格的艺术就是要让你的身体语言与你所传达的信息一致。否则,不经意间,你的身体语言就出卖了你。
例如:当你双臂抱胸对面前的人说:“今天能和你一起度过,我确实很兴奋。”估计对方是100%不会相信你的话的,说不定友谊的小船就此翻船。
书中就演讲形式给了一些建议,如:计划入场方式;开口演讲前需做的三件事;对付紧张的处理方法;如何利用讲台;对于迟到者的态度等等。

三、表情和眼神的配合,让演讲更完美
“在你穿戴的所有东西中,表情是最重要的。变换你的表情比买一件新衣服要廉价得多、容易得多,而且发挥的作用要大得多。”
人脸部有43块肌肉,而我们大多数人平时只用其中三块。所以,好好调动你面部的肌肉,让它们发挥更大的功效。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想说的话,通过眼神也能让人了解一二。
从生物学角度讲,我们不适合同时与多个人进行眼神接触。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连接的对话,即一次只看一个人。
在演讲时,你看哪里,听众就会看哪里,所以,千万别犯经常性错误——将90%的时间给了5%的听众。
在演讲时,人们经常会准备提示物,以备不时之需。这些提示工具可以是记事本上列出的大纲、提示卡、幻灯片、屏幕提示或挂图。
无论是哪种提示物,都不要让它斩断你和听众之间的联系。
千万不要背下逐字稿或照念逐字稿,除非你身处法律、外交或记者招待会。但此时也要让听众看到你的眼神。

有时在演讲一开始时,人们可能会遭遇大脑一片空白的突发状况,这时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四处张望,脸红脖子粗,而是要像重启死机的电脑一样,喝口水,或调整一下麦克风,总之,不要让自己继续陷入无限紧张的深渊。
慢慢地调整呼吸,可以用提示卡,或者来段即兴伴奏,跟大家打个招呼,缓解一下情绪。不要把你的痛苦表露无遗,否则听众也会感同身受的。
当然,事先的排练是解决这些突发状况的根本办法。尽管不能100%去除,但至少会大大降低突发状况的发生率。
而排练归结起来就一个字:练。
当然,书中还给出了一个专业戏剧演员给出的一套排练程序。大致为:只练习台词——加上动作——技术彩排——带妆彩排。
万事都有想通之处,或许你也可以从中找到适合演讲的彩排方法。
以上就是今天第二篇 演练风格的全部内容,稍后我还会附上自己整理的简易版思维导图,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