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聚
自从去年,常香爱从天津搬回朔州,就筹划着小学,初中同学聚一聚,昨天晚上终于小聚在一起。
两小无猜,说得是事实,青梅竹马,说得有点夸张。初小学的同学,都在东神头村的一所大院子里长大,除了上学.放学一个村的,一个村的成群结队步行回家,男女间的说话也不多。同桌也划一个道道分开,谁也不让谁一下。假如异性间多说几句,同学们眼光就变了。倒是互相打架的不少。当年我个子小,让李玉珍的妹妹,李玉萍打了不少回。她又嘴快,会骂,吵架我也不是对手。留下了后遗症,至今一见老婆,也怕打我。
三十年不见,一见面又分成两桌,常香爱领着女生一桌,她老公领着我们男生一桌。像是回到当年,男女生划开了界线,我都不敢过女生桌转一下,十多双眼睛一齐看我,我还真的有点胆怯。
男生这边,有常香爱老公在,喝酒有两下,三言两语就拉进了距离,用岁数比大小,先前想称作妹夫,一轮酒过后,就争成了姐夫。姐夫浑源人,从小走南闯北,四海为家。谈起我们同学,个个能知道一些,尤其清楚地记得2003年,建行上班的王海成,用小工具车载过他。我们不得不佩服他记忆之佳。从他对我们的了解,也很容易断定他们夫妻间恩爱有加,只有互相喜欢的两口子,才会谈那些陈年烂谷子的话。
当年的常香爱,也是一朵花,精干,苗条,挎了一个小军用包,走路咯噔咯噔,回头率不比李清华,宁二姐,李慧敏,叶金枝,尹满枝等差。性格上直来直去,有啥说啥。昨晚邀请来的,我一打量,还是些不绕弯同学,郭兆应,李支文,李建忠,李登福,马开斌,尹金平,王海成,不用担心这些人背后会说啥,管你高兴不高兴,当面都说完了。
同学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老婆批了我九点回家,九点36分,已催来三个电话,急急忙忙赶回家,五岁的二儿,在哭声中喊爸爸,哭了两个小时,哭累了,已睡着了。
再一次感谢常香爱夫妇盛情款待,祝姐夫事兴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