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像我一样,生活在八线小城,家境一般,却还想着如何富养自己的孩子,让他将来入社的时候不至于跟那些起点高的孩子差距太大?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那么正好,我这里有个“偏方”,想跟你分享一下。“偏方”来自于我关注的一个优秀博主大J,她的其中一本书里,有一章提到了自己是如何被“富养”的,我看了之后不禁感叹,难怪她会如此优秀和有韧性,这绝对离不开富养她的家庭环境。
我总结了一下,简要来说,有三点:
提供和谐的家庭环境
首先,大家都知道家和万事兴,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来说就像富含养分的土壤对于小树苗一样,它滋养着一个生命。
作者小的时候,她们家里有一个习惯,每天下午6点放学的时候,她要和爸爸陪着妈妈一起做饭,帮妈妈打下手,顺便一起聊天。这时候大部分孩子都在嬉戏打闹,下班的大人在忙着准备晚餐,但她却不能出去玩。
小孩子大多都爱玩,可是她却要陪着家人一起做饭,当她问爸爸原因的时候,爸爸回答说,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都有各自看重的东西,在他们家,爸爸妈妈都觉得一起做饭聊天很重要。当她大一点,再次询问为什么重要的时候,爸爸说,花时间给爱的人是最重要的,这是他们家的家庭观。我想说,这个家庭观真的很触动我。
是的,别的家庭可能都是妈妈做饭,孩子在外面玩,我们却不一样。因为我们可以和别人不一样,别人也可以跟我们不一样。至于要不要跟别人一样,不是通过好坏来判断,而是通过自己内心的标准来判断。这是爸爸给她的回答中暗含的意思。
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并没怎么去厨房帮助妈妈,也几乎很少有像样的聊天。以前我并没有具体想过家该是怎样的,直到我看到作者描述的,他们一家人在厨房一起做饭聊天的场景,我就想说,也许这才是家的样子,平淡,和谐又温馨。我想每个孩子应该都喜欢待在这样父母相爱的和谐家庭里吧。在这里,他们会有十足的安全感。
现代社会,已不像过去那样的慢时光。父母会忙于工作通勤,孩子们卷游在课业中,也许一家人都在厨房帮忙做饭聊天已成为不可能,但这个时代总有属于我们的新的方式。
设定合理的规则
其次,作者的家庭里会有一些严格但是合理的规定,诸如睡眠时间,餐桌礼仪,消费习惯。更重要的是,她的爸爸会讲给她这些规定背后的原因。这是难能可贵的。
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对于孩子的身体成长及情绪稳定都有很大的益处。
餐桌礼仪,比如,吃饭不要吧唧嘴,喜欢吃的菜不能一个劲儿夹,桌上有长辈不能先动筷等等细节,孩子的餐桌礼仪表现直接体现了家庭教养。这些需要在家,在平时就教给孩子,而不是到了餐桌上看到孩子的不当行为时再呵斥教导。
其他的规则,则是因家庭而异了。根据自己家的情况,在哪些方面比较重视,就制定相应的规则。比如,不在家里乱扔垃圾,大家一起帮忙盛饭,每周开一次家庭会议等等。
对于规则,除了解释规则的原因,最重要的一点,要保证全家人都能够遵守,因为父母是最好的榜样。
先立后破,适时退出
最后,先立后破,适时退出。当作者上初中后,爸爸对她说了一番话:“爸爸其实不是懂得所有的事情,你现在上中学了,会学到很多爸爸也许都不懂的知识。所以,接下来你遇到问题,可以自己做决定。当然,如果你需要和我们商量,也是可以的,但要记住:爸爸说的只是供你参考,因为爸爸真的不是什么都懂。”
再一次感叹作者爸爸的语重心长,他就像一个智慧的园丁,在小树小的时候给予足够的呵护和养分,随着它的不断成长,适时放手,让它慢慢学着独挡一面。
当父母是一辈子的责任,但我们却不能守护他一辈子。父母与孩子,终归是“渐行渐远”的,给他毫无保留的爱,给他适当的规则,也给他独自成长的空间。
愿你我一起,“富养”我们的孩子,今生有能力去过一种令自己无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