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过年

我九一年那年,十七岁,上了师范。

我在学校里享受着国家的补助,减轻了家里的负担,也成了父母为之在村里的骄傲,有个上师范的儿子。

二十岁那年,我参加工作,登上三尺讲台,开始了我的教书生涯。

刚毕业,我的一月工资二百柒拾壹块壹角,那时的白面馒头,还是一元四个,二千元钱还可以在城里买一块方四丈的城宅。

我一直在远离故乡百里之外的他乡工作,虽不太远,但一直忙于工作,回家的机会不多,逢年过节没有多陪陪父母。

离家已有二十九年了,万千感慨,遥望一树梨花花开,故乡原野泥土的气息永远滞留在鼻吸间。

二零一九年,我赶在大年初一前回家过年。

小村变了,整洁卫生;家庭变了,盖了小楼买了小车。唯有不变的是生老病死,村里又死了一个人。

有人变得有钱了,有人变得没钱了,有人停步不前了。我一个教了二十五年书的教师,变得忐忑不安了。

我从回来窝在家里不敢出门,恐穿得寒碜,让别人瞧不起穷酸教师,或许自己心理作崇,但事实就是这样。

腊月二十七,即阳历的二月一日,我们单位工资发放的日子。我急着用钱过年,左等右等不见手机短信提示。我骑着父亲的旧三轮车上我们县城银行打听,看看这个钱来没来到。

我家离县城六公里,虽有公交,但等车让人焦急。

我骑着父亲的三轮车穿过我们的小村,眼不敢看四周,人家回家过年的都开着车,个个都成了小老板,我也是在外工作几十年的人骑着父亲的三轮,心里有点别闹。

一路上,我身边都是穿行的汽车,唯有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带着孙子孙女骑着三轮车在路上闲玩。

我把视线投向田野和远处的村落,有明朗的阳光,空气新鲜。远离宣嚣的城市,置身在有阳光,有田野,还有错落的村落里,心里倒有几分舒心,这也只有念过书,教过书的人的感应罢了。

守得一方清静的心,无欲无为。但有人撩拨得你心生厌烦,也只有忍耐。

我到了县城,把父亲的三轮车停放在我视力所及的范围内。来的时候父亲一再叮嘱我把车子看好不要弄丢了,锁好看好。我跨过银行大门去准备办业务,被保安拦住,抬头看见一个穿着制服的炸腮男让我把三轮车停到大路边上,不能靠近银行。我心里明白旧三轮影响到他们银行的脸面,不想与他理论,笑笑弯腰把三轮锁打开,把车子推到路边。

我注意一下,停在银行门口附近的都是些光鲜的小轿车,一辆旧三轮就是不相称。

一位四十好几的我对于这些,见怪不怪了,只是在心里想着年后考个驾照,获得一时心安。

有时自己心里想,如果自己当年不考师范或者没考上,如今会如何?

我在县城银行把工资卡在取款机上插了好几次,就是没钱,我这才意识到工资还没到。一月工资三千多块,吃喝拉撒,人情世事,到月底所剩无几,穿衣服更别说牌子的,都是廉价处理的。

一个老实的教师,就是这样,养活着上面的父母,下面的孩子,冷暖自知,笑颜度春秋,还不承认自己的穷酸,装出一副清高样,自欺罢了。

有人问你工资多少,有房有车吗?嘴嗫嚅了好久……

二月一日单位工资在五点五十来到,银行下班了,我也回家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隔了两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今年重新感受了家乡浓郁的年味、见到许多亲人熟悉的面孔,吃团圆饭、放鞭炮、上坟烧香、走亲戚...
    amao327阅读 1,417评论 3 0
  • 除夕这天搭高铁回乡,还未落脚,直接去到叔辈家吃晚饭,依旧是万年不变的话题,工作工资如何,何时带个女人回来过年?我低...
    叔丙仄阅读 4,965评论 6 18
  • 腊月二十,小桃小柳就回到了朱家营村。 她们是开车回来的,小车一进村就吸引了一群村里人。 有人夸小桃小柳姐妹两个能干...
    筱筱青青阅读 8,868评论 69 96
  •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算是真正过完了。假期一过就已离乡返城继续打拼奋斗的“上班族”们这才真的收了心安于工作,而那些...
    不惑叔曰阅读 1,859评论 0 3
  • 离开小镇的时间越久,每年回去的次数也变得越少。 年少时,每年寒暑假都会被送回镇上奶奶家呆一阵子,如今,能保证的,也...
    没有昵称的那个人阅读 1,4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