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走了。
我们那代人,谁没有看过他写的书和电视剧?已经有太多公众号和朋友圈,都发布了悼念老爷子的消息,所以,本来不想写的,感觉写也写不好,写了也多此一举。人已走了,再多怀念放在心里。那就从写作上随意说说。
现在的封神网络小说,有那么点当年武侠小说的市场,却全然没有了金庸武侠的魂魄。一是格局不够大,老爷子的家国情怀,对天地万物的悲悯,他自身身处的时代,以及他人生的动荡,都造就了他不一样的胸怀和格局。在他笔下的主人公,活在不同的大背景下,他们的人生也与时代命运紧紧交缠,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围绕着整个社会息息而动。没有一个主人公是狭隘的,他们都既鲜活灿烂又怀抱家国之情。
这一点,不是光小说写得好看就能比的。现在的小说,不是职场斗争,便是官场斗争,不是修仙封神,便是宠妃得道,要么就是穿越,后宫,心灵鸡汤,和强打鸡血…每一种类型小说的毛孔里都充斥着急功近利和小家子气!这不是小说的问题,是时代和身处时代的我们的问题。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变得狭谥了,一个个都成了斗鸡眼,眼珠子里只看到金钱与奋斗,为了利益,为了权势,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奋不顾身!却忘了心灵。
我也看过网络小说,不可免俗看过两个“斗***”,一个是前些年的,一个是现在电视剧演得正流行的。这两位作者,本身作品写的不错,已经在网络上被封神了。他们的收入丰厚得令每个写作的人艳羡!我也一样,谁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被世人认可,大卖特卖呢。呵呵......这不,一不小心,人还是有点小心眼的。转眼便只想到可能得到的利益,忘了自己的情怀。
我承认他们写的很好看,故事特别长,市场特别火,被称为大IP,有无限的市场衍生品。我自己还没达到能写这么长一篇的水平,当个看客罢了。从看客的角度,与金庸的恢宏大著相比,现在那些网络小说便都顿时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爪子!事实上,我并不是批判这两本书,这两本已经是网络小说里写的不错的了,只是拿这两本书来举例,以此说明网络小说所共有的通病。让读者喜欢看是一回事,让人印象深刻,印入心底,走进灵魂,却又是另外一回事!!金庸就有这个本事,他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他的书雅俗共赏,角色鲜活。无论是文坛大家,还是山野村夫,还是吃辣条的小毛孩,都可以从书中获得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到自己喜欢的角度!这样的格局胸怀,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作者出现。
当然,老爷的小说写得再好,也不能拿来与世界名著,或者中国的莫言,张爱玲,余华等著书做比较。这不是谁优谁劣的问题,是因为这两者之间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一个快意江湖的文学,另一个则是专业性比较强的严肃文学,写作类型完全不同,所以无从比较。
上边说的都是格局。另一点,是文学素养。
就金庸老爷子的文学功底,每部著作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的诗词,其文学方面的素养在每个细节都得到充分体现。而我们现在大部分的作者,白话文看久了,在古诗词方面的意境就远远达不到水平。纵然凑和写几首诗,要么是现代诗,要么是半文言,要么是诗意浅薄、不尽人意,全然没有了诗词的精粹和美感!这大概是现代很多人都有的通病吧。电脑用得多了,连写字也歪歪扭扭的,而以前那个年代很多人的书法、绘画方面的造诣都比较深。这也许就是他们的灵魂得到更多滋养,能够写出更动人篇章的其中一原因吧。
在写作上,我多希望自己能成为金庸之才,而不是平庸之才。
老爷子以94岁高寿走得其所,再次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