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
很多家长,尤其是妈妈们有困惑,她们想不明白:
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不愁吃,不愁穿却问题多多,不爱学习,叛逆逃学,脾气暴躁……如此状况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厌学,甚至自伤,轻生。
尤其是听说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建心理健康档案了,妈妈们更不淡定了。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进入档案,是不是就会跟随孩子一辈子,对孩子的升学、就业有影响?
某日看了韩国知名心理咨询师、活跃的心理学畅销书作家姜玄植写的新书《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收获良多。
姜专玄植发现懂心理学的妈妈对孩子成长、夫妻相处以及自身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影响深远。
他在书中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自我关系三个方向着手,从心理学角度犀利的分析妈妈们都会遇到的难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完此书,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我比较注重亲子关系这一部分。
一、赞扬的力量
我特别欣赏其中的一句话:赞扬能使鲸鱼起舞!
赞扬是如何能够使几吨重的庞大鲸鱼,随着驯兽师的指示跳起舞来的呢?原来在训练的时候,驯兽师把注意力放在鲸鱼的动作上,当正确的动作出现时,他就赞扬并奖励;而当错误的动作出现时,他只是无视,后来鲸鱼那些错误动作就慢慢消失了。
由此可见赞扬的力量多么强大。
在面对着亲子教育、家庭问题的时候,多使用赞扬的沟通方式,不要在对方做错事责备人,而应该在别人做得对时,赞扬,肯定。
我们家自从设了“每日一赞”的小本子,我发现,孩子们表现更好了!他们很在乎每天会做什么事情受到妈妈的赞扬,变得更积极主动,懂事乖巧,体贴温顺。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赞扬并不是一味地夸奖。
“你好棒啊!”
“厉害啊!”
这些我们常听到的赞扬,很虚,很空。这样的赞扬,并不能让孩子从中感受到力量。
改成这样试试:
“这些题很难,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今天的表现太出色了,冷静,沉着,敏捷,小小年纪不容易啊!”
如果再加上你真诚的笑容和激动的表情,是不是能够传递更多积极的力量?
另外,即使很用心的赞扬,有时却会让人表现更差,事与愿违。作者认为,原因有三:
1.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会对评价感到焦虑
比较代表性的就是那些优秀生。大家对其评价是成绩优秀,他们也认为自己应该比别的小伙伴更好,而当小伙伴超越了他,或者一直靠前的某些同学比他更努力,就会引发他们的焦虑。他们害怕被赶下“神坛”的那一刻,不敢正视偶尔的失败。
这时候的赞扬,父母师长以为是鼓励,其实却是无形的压力,会使他们学习兴趣减弱,无法更加安心集中注意力学习。
2.兴趣和热情会骤降
某些孩子并不是真的对事情有兴趣,而是为了赞扬。也就是说他所做的事情是有目的,有动机的,在短时间内或许会热情高涨,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骤减。
例如孩子做得好,家长给予赞扬奖励,孩子既听了好话又拿到了实物,自然会很开心。为了得到更多的赞扬和鼓励,他会表现得更好,可当他对赞扬的话以及实物兴趣减弱的时候,他的好表现也消失了。
3.赞扬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这其实也不能理解,在很多家庭中也出现过。尤其是有多个孩子的情况下,有点小心思的孩子总会善于把结果呈现,得到大人的表扬,而事实上,真正出力大干的并不是他。
例如:妈妈要出门前,交代哥哥和妹妹一起劳动,哥哥并没有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妹妹却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妈妈回来时,哥哥才装模作样拿起布来劳动,不明原因的妈妈把两个人都表扬了一通,或者看到哥哥卖力的表现,特别表扬了哥哥,这时妹妹肯定就会心生委屈。
诸如此类的例子太多了,很多的妈妈们都犯了这种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的错。
二、你所不知道的元认知
孩子的学习成了父母最大的牵挂。他们甚至怀疑孩子的智商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学得挺好的,自己的孩子学习总不见起色?即使上那么多的辅导班,花那么多的精力,从小开始抓,还是输人家一大截?
研究表明,成绩中智商只占25%,另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却占了40%。它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
可以说,元认知是学习的钥匙。能应用元认知的学生,就能打开学习的大门,而不懂得运用元认知的,就算再努力,学习的大门也不会为他打开。
该如何开发“元认知”呢?
1.明确学习的原因和目的
那天去个朋友家里,看他在辅导小朋友背乘法口诀,孩子读到后面,前面的就给忘了,重新读回前面后面的又给忘了,要不就是得数说错了……朋友很苦恼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背着背着就会,自己的孩子总背不起来。
其实与其粗暴地跟他说“你反复背吧”,不如跟他解释一下,背这些有什么好处?例如通过摆物品计算,让他发现是不是会了乘法口诀就快了很多?又或者带他上街去买东西,让他体验一下会乘法口诀是多么方便快捷。
如果单纯地说“为了考试”“你这个必须背”,很多孩子都是被动的,学习效果当然不理想,这就是学习悖论。
2. 停止单向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双向的,想学习效果好就要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主动,单向学习低效、无用。
这也就是孩子在课堂学不好,去了补习班效果也不大的原因。
很多家长误以为孩子在学校里听不懂,去补习班再听一次,就能弥补。其实,孩子只是重复多听而已,或许他也以为自己真的懂了,可事实并不是这样。
检查孩子是否听得懂,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孩子讲出来。听和讲,就是双向学习过程,还只能讲得明白,就是真的听得懂了。
3.要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没有发现善于表达的孩子学习的更好?那是因为孩子在表达自己想法与讲授知识的时候,能不断地增强记忆。输出比输入得更多,才能记得牢。
就像我们学习语言上面表现得更充分。我们的母语说得比较好,是因为我们听的说的都很多,而外语说的不好,因为我们听得少,说得更少。
我读书的时候宿舍里有几种不同方言的同学,为了方便大家,我们统一说普通话。虽然同宿舍三年,我们对其他方言学得并不好。
三、少唠叨,多交流
这看起来似乎有点矛盾。
我们知道妈妈们多多少少会唠叨,她们爱唠叨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希望孩子能够改正错误,能够奋发努力,但往往事与愿违。
唠叨会让孩子更容易犯错,也会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强化错误行为,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真正为了孩子好,不应该唠叨,而应该多交流。
有不少妈妈们跟我抱怨说,孩子不喜欢跟她说话,怎么问都不回答。
孩子不说,是因为你说的话没到点子上,打不开他的心门,你要锲而不舍地找机会从不同的角度跟他说,引导他表达。
记得我前不久去听讲座,一位教授讲了一个案例——
一个孩子心不甘情不愿面无表情地被妈妈带去教授那,一进门就一声不吭地坐着,她妈妈在旁边解释了一大堆,说她带着孩子找那么多的咨询,这孩子呢,就是不肯跟人交流,孩子的问题……
教授用眼神制止了妈妈的话,问那个孩子:“你知道你来这里干什么吗?”孩子没说话。
教授故意对妈妈说:“没有交流意愿,那我也没办法!”
妈妈焦急了,问:“怎么办?他们都说你很厉害,可以帮到我!”说着说着,妈妈就开始哭了,孩子抬头看了妈妈一眼,妈妈还是捧着脸在哭,孩子用手去扯了扯妈妈的衣角。
教授捕捉到这一点,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你为什么去拉妈妈的衣角?妈妈的哭让你感觉很难过是吗?”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那你知道妈妈难过什么吗?”教授继续问。
“因为我……”孩子小声地开始简短地回答。
话多就放松了,那一次他们聊得很好。
少唠叨,多交流,才是正确走进孩子心灵的路径。
我们很多的父母就是爱唠叨,又不会跟孩子聊天,导致孩子把所有的事都藏在心里,把无法解决的问题扛在肩上,这些都可能成为孩子沉重的负担。
各种事件频发,家庭的原因不可忽视。
《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这本书受到韩国中央日报推荐,入选世界图书奖,在韩国知名图书网站最受欢迎的100本图书中排名第28位。除了亲子关系,书中关于夫妻关系以及自身发展也有很精彩的论述,我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人手一本,她们的反馈也都很不错,你不妨也找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