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缘起
去年这本书很火,感觉如果不读一下,有点与时代脱节。于是从好友那里借了一本先来看看。快速翻完一遍后,说实话没有很多人说的“大吃一惊”,发现新世界的喜悦。第一遍看下来的感觉就是鸡汤畅销书。
最近准备要归还此书,于是又在各种事务中见缝插针地读了一遍。第二遍读完,还是没有太大感受,我想了想,是不是因为我已经自带了部分“阿德勒”基因呢。可是在写完这篇读书笔记后,再思考书中精髓要点的时候,却突然有了“吃惊之感”。
这本书以一位哲人和青年五夜深入内心的对谈方式来写。书虽然是两位日本作者写的,但其观点主要来自于“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
阿德勒其人其学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早期精神分析学派的三位主要代表(阿德勒、弗洛伊德、荣格)任务之一。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
原本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最早的同事之一,但后来,他对心理问题的成因逐渐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立了自己的阿德勒理论-个体心理学。其理论以“自卑感”为中心,提出的主要概念有:追求卓越、心理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等。《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就集中体现了阿德勒理论的三个核心思想。
书的核心观点
目的论:我们可以改变人生吗?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该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原因论”与“目的论”的分歧,是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的重大学术分歧。
前者倾向由“无法改变的过去”寻求问题的根源,还认为过去种种到现在仍然持续影响着自己,一遇上挫折,就把自己当成外在环境的牺牲者和受害者。
而“目的论”,会去探究个体行为的目的,只要改变目的(目标),就可以改变行为,从而改变未来。也就是说,就算有不幸的原生家庭和童年,如果你决定要幸福,而且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便把留在你记忆中的痕迹转变成了你主动赋予记忆的意义。
刚工作那几年工作忙碌压力也很大。记得有一天一大早在茶水间,遇到了正在打扫卫生的阿姨。阿姨边干活边问我,“小高,你每天那么晚走,那么早到,我看你每天工作忙忙碌碌,各种工作,可你怎么每天都乐呵呵的呢?”我记得当时是这样回复的“其实也有很累的时候,但哭丧着脸也要过一天,不开心可能还会影响到工作,那为什么不微笑呢?”。现在在来看这句话,就挺符合“目的论”的。我的目标识开心工作,开心生活。所以我笑对每一天(行为改变)。后来事实证明,“上天真的不会亏待爱笑的孩子”。
课题分离& 创建共同体感觉:我们可以挣脱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束缚吗?
人生课题有三种:工作课题、交友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工作课题追求的是大家共同的利益目标而不是彼此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交友课题重点追求的不是朋友的数量,而是交往的深度。而爱的课题则追求更亲密的关系,无论是浪漫的恋爱关系还是更无私的亲子关系。只有处理好交友、工作和爱这三大课题,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人性的成熟。而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核心都源于自身,这就是关系中的“目的论”。
课题分离-人际关系的起点
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起因,其实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以“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为标准进行课题分离,把自己的“人生课题”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从某个角度来看,这就是去做好你能控制的,不让自己后悔遗憾。对于自己控制不了的,淡然待之。
团队工作中,我把我自己能做好的工作环节都做好,然后顺利交给工作的下一个环节。这样即使最后这个工作没有100%完成,我依然有成长有收获,不愧对自己不愧对团队。因为我做到做好了“我的工作课题”。
我喜欢你,是我的课题;你喜欢我,是你的课题。所以我要做的是,如何以更好地方式去喜欢你,比如,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在物质和精神层面去更好地喜欢你。而不是死缠烂打地强求你喜欢我。于是这样“喜欢”的每一天都很有意义也很充实。
遵从自己的内心所想,是我的课题;别人对我的认可,是别人的课题。所以我要过的是“我想要的生活”而非“被别人喜欢的生活”,哪怕这个“别人”是家人。
创建共同体感觉 - 人际关系的终点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出发点,但不是终极目标。虽然阿德勒创立的是个体心理学,但这个“个体”是整体中的“个人”,而非“孤立的个体”。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偶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通俗的讲法,就是我常挂嘴边的三感论中的“归属感/存在感”。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指标。
强调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太把自己当回事,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都是一种“对自己的执着”。我们都是共同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积极参与融入到共同体中去,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不是去考虑“这个人会带给我什么”,而是问自己“我能给这个人什么”。
与他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这里的平等是意识上的平等,包括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对他人施以横向关系上的鼓励/支持/感谢,而非纵向关系上的“表扬/批评”。让人能够感受到自己有价值,才能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别人和你才有了真正的幸福感。
自我接纳: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建立肯定性的达观。
他者信赖:无条件去信赖他人,想的是“我该怎么做”,而不去担心“对方是否会背叛我”。
他者贡献:利他主义才是真正的利己吧,通过为他人效劳来体会“我”的价值。
活在当下: 如何平衡现在与未来对我们的影响?
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曾国藩曾把人生际遇总结为三句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无数个点的连续,是一连串的刹那。真正的人生不是登上山顶的那个瞬间,而是在路上的每个时刻。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如果我们一直在想昨天发生了什么,或者明天可能会来点什么,是无法专注于跳好当日之舞的。站在现实性角度来看,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前段时间,跟闺蜜聊天,谈到保险,我岔开了一个话题,谈了下“生死”。我当时问了一句话,“如果今天我被判了生命死刑,我会觉得此生不幸吗?”我说,“不会”。到目前为止,我觉得这辈子活得挺充实的,没什么遗憾和惋惜。”有价值的每一天,让人生简单而幸福。
写完了,真的觉得“特别需要大勇气”才行呀。这个勇气既是“无视他人讨厌的勇气”,也是“坦诚面对内心的勇气”,更是“小我与大我融合的勇气”。人生还得继续修炼呐!
2019年6月15日于湖畔听语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