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听了院长的课后,我发现在情绪管理这方面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善。正逐步的将院长处理事情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
就拿昨天晚上来说,我有点小确幸,我管理住了自己的焦躁的情绪。用院长的接话技巧给正处在情绪烦躁的二儿子进行了沟通。虽然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具体的接话内容技巧还是不清楚,但最起码让孩子从情绪烦躁到情绪稳定这一点做到了,同时孩子也表达了自己情绪烦躁的原因。
妈妈:我看你现在的样子很烦躁,我也感觉心情很不好,有什么妈妈可以帮助你的吗?
儿子:(无声的发泄,不愿意说)
妈妈:那你看这样子可以吗,你先去吃药、刷牙洗脸,然后进屋,今晚早点休息。
儿子:(点了点头,有些不情愿的去洗脸刷牙)在洗脸的过程中也是各种不顺,不让妹妹接水,还把自己的衣服洗湿了。
妈妈:在两人争执的过程中,安抚了他的情绪,并让妹妹去另一个水管接水。
儿子:我的衣服湿了,我要换衣服。(边说边把衣服脱了)
妈妈:湿了就换,妈妈给你洗的那一套球衣就在阳台,你拿来换一下。(当时正在辅导大儿子写作业)
儿子:换完衣服后,还是各种的发泄与不如意。
妈妈:(停止了对哥哥的辅导,给大儿子说先让他自己弄,拉着儿子一起进了他的屋)
儿子:进屋后坐在床上也不睡觉,无声的发泄情绪。
妈妈:孩儿,妈妈看你这个样子知道你很烦躁,妈妈也很烦,还很担心你,可是你不说,妈妈也不知道怎么帮助你,你可以告诉妈妈吗?有问题我们一起解决。
儿子:支支吾吾了半天,小声的嘟囔了一声“我想要……”然后就又不说了。
妈妈:你想要什么可以告诉妈妈呀,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你想一下,这会妈妈需要你帮妈妈拿一个东西,就说“翰翰,你帮妈妈帮我那个那什么”还一直催促让你去,你能帮妈妈拿到吗?
儿子:不能。
妈妈:那为什么不能帮妈妈拿到呢?
儿子:我不知道你要我拿的东西是什么。
妈妈:是呀,你不知道我想要你帮我拿什么,那现在妈妈也不知道你想要什么,那妈妈怎么帮助你呢?
儿子:(这会儿的情绪已经有所缓解)小声地说“我想要哥哥的那个玩具。”(哥哥昨天同学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妈妈:你想要哥哥的那个礼物,妈妈可以理解。但是那是哥哥的同学送给他的,你想要的话,是不是可以和哥哥说一说呢?
儿子:(直接就否定了)他肯定就不会给我。
妈妈:那你说他不会给你我也可以理解,你想呀,前两天你回来带回来三包同学给你的辣条,你也宝贝的跟什么似的,也不让哥哥妹妹动,那现在哥哥收到别人给他的礼物,他不给你是不是也是正常的呢?
儿子:点了点头,但是情绪就又差点起来。
妈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想想其他的什么办法呢?
儿子:没有什么办法了(又在生气)……
妈妈:那儿子,你是不是可以给妈妈说说。问问是不是妈妈可以帮你买一个呢。你可以给妈妈说:“妈妈我也想要一个哥哥的那个玩具,你可以给我也买一个吗?”
儿子:点了点头,又不好意思开口。
我就鼓励了儿子,儿子终于说出了他的心声。他达到了他的满足,高兴了。但我觉得也不能以后什么需要都应该要满足他,我就也说出了我给他买的原因,并提出的购买物品的标准。最后以一个拥抱结束了谈话。
终于结束了和二儿子的沟通,又开始忙大儿子的事。帮助大儿子修改完主持稿也已经11点多了,催促儿子赶紧睡觉,儿子却说要把周四他讲课的内容过一遍。(心里担心他睡的太晚,但这也是他应该要做的,就同意了)
一切搞定之后,又和儿子简单的聊了聊。说起了二儿子的事,老大觉得不太好接受。觉得他有点无理取闹。我也给他说了一些老二之所以会有现在的情绪是和他小的时候有关系,没有爸妈身边,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大儿子听后也很伤心,哭了。(哥哥是一个很感性的孩子)
我说不过我们可以慢慢地影响他的状态,妈妈跟你说这些是希望你也能够在关心弟弟妹妹的时候能够用温柔的语言,而不是像妈妈之前那样,明明是关心你们,但说出的话却往往没有让人感受到你的关心。儿子点了点头。我还给大儿子说了要送他们礼物的事,让儿子配合,明天弟弟说出妈妈送他们新年礼物的时候表达出自己的开心和惊喜。(因为哥哥会认为这又是再浪费钱,而老二最怕的就是他最崇拜的哥哥对他的不认可)
今天送孩子们上学的时候,老二告诉了妈妈送给他们礼物的事情,大儿子也表达了惊喜和感动。小女儿也说了能收到礼物的开心。(说是因为这段时间表现好才有礼物,我也明确的告诉了孩子们是因为新的一年开始了,妈妈送的新年礼物,但也很肯定这段时间孩子们的改变)
生活在慢慢地朝好的方向发展,让我也也有了一点幸福感,心想,如果我还像以前一样,儿子控制不住情绪,而我也任性,比儿子还厉害,没有和孩子们有同感受,没有学习接话技术,先去否认孩子,那肯定就又是一场鸡飞狗跳。
很庆幸我现在开始学习了,只是学的太晚,又太少了。还不能够领会院长的方法技巧,更没有很好的运用。不过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用心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