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半来自家庭”,当我读到《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作者塔拉小时候的种种经历时,我想到了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的这句话。显而易见,塔拉比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经历的家庭磨难更严重,也更让人绝望。
塔拉,出生在一个封闭、专制、霸权、野蛮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偏执的摩门教徒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随时准备和外界社会开战。此外,他主张远离医院和教育,家中的七个孩子都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只能在废旧的垃圾场里从事危险的劳动,受了重伤也只能回家找母亲医治,还被理所当然的认为是上帝的旨意。母亲虽然在“城里外婆”的养育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却比较离经叛道,对教育持理想主义态度,母亲懦弱的性格也让她放弃了对孩子们教育的话语权,她屈服并依附于强势的父亲。光是有这样的父母就已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但家里还有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哥哥肖恩,他情绪十分不稳定,好的时候会带塔拉学习如何驯马,送塔拉到镇上学习唱歌,把塔拉当做可爱的小妹妹疼爱,坏的时候不仅言语攻击塔拉为“妓女”,还不止一次的把塔拉拖进卫生间,把塔拉的头按进肮脏恶臭的马桶里,给塔拉的身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比这更让塔拉伤心的是,父亲在塔拉的期许中做了肖恩的帮凶,妈妈选择熟视无睹。
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下的塔拉抽中的无疑是最烂的一手牌,她十七岁之前没有进过学校,对世界的认知错乱又失真,但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另一个哥哥泰勒就是照亮她灰暗生活的第一束光,他聪明好学,独立有主见,用自身的求学经历指引着塔拉冲出父亲观念的禁锢,走出专制蛮横的家庭,去接受开放多元的教育,为她生命的觉醒、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再造提供了新的可能。
泰勒的指引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塔拉自身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自我觉醒。塔拉自学之路异常艰辛,她不仅没有学习基础,还受到父亲的无情嘲讽和百般阻挠,但即便如此,她还是争取一切机会偷偷学习,经过一次失败之后,她终于收到了杨百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预想的顺利,反而因为不合群和认知的差异无法适应群居生活,但这种社会交往也给她原有的认知造成巨大冲击,让她逐渐意识到原生家庭的荒谬和不可理喻,从而坚定了自我觉醒的信心,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从而走向了通过教育实现自我救赎的道路。
塔拉的自我觉醒历程远没有这么简单,她几经挣扎、试探、沉沦,最终选择接受、释然,她把这份力量归结为教育,这是她生命中获得的最好的馈赠。
而我们,也有机会,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