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书柜自从做好开始使用以来,为了方便拿取书本,也是为了能够让其充分的跑掉甲醛,柜子的门是一直没有关的,加上北方干燥的天气以及春天多风沙。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如今看到这样子,灰尘充斥了整个书柜。
由于书柜很大,而书其实相对是比较少的,因此每次我有东西拿回来,总是随意的摆放,并没有进行归类。这也给后面的使用,造成了诸多的不便,晚上吃完饭弹了会儿琴,便觉得无事可干。
转过头来,看着好久没有拾掇的书柜,下了个决心,还是收拾一下吧,把它弄得整齐一些,将其进行分类,有秩序的摆放。
专业书籍放了一个柜子,文学类的名著放了一个柜子,还有些娱乐性的杂志放在一个柜子。虽然将自己弄得灰头土脸,不过总算让柜子,看上去有个样子了。
“时间就像海绵,只要挤挤总会有的。”更多时候我们刻意安排非要去做什么事情,往往反而起到反效果,最终没有完成,而让自己感到有挫败感。反而突发奇想,想到什么立刻就去做,有时成功的概率反而更加高,并且心情更加的放松愉悦。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他教会了许许多多课堂上我们不曾学到的知识,并且不用任何人监督或者强迫,我们会自觉主动的,或者说不得不去把它做好。我们讨厌那些不在我们时间表里,或者不在我们掌握中出现的人和事,那会让我们没有安全感,失去些许的把握和掌控力,甚至会有一种失重的感觉。
任何的经历也不会白费,她会带给我们紧张的同时,也会刺激我们,去感受那些新鲜的,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冲击着我们已经形成的脑子里固有的思维和观念,让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去完善。
我每个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与安乐, 这固然是没有什么错,在不经意间的某个时刻,你会觉得自己非常的,孤独又无聊。不是来自于外界物质上的,更多的是源于我们的精神与心理上的无事可做,似乎也就失去了价值。
这有时候会让我想起“温水煮青蛙”和“鲶鱼效应”,前者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自己,后者被迫让自己永远不停下来。
人活着总要有点事情做,总要有点目标去实现,无论这个目标是考上清华北大,还是规定今天必须走100步。怕的应该是无聊吧,应该是无事可做吧,因为那会拉长所有没有方向的日子,会让自己看不清楚前面的路,甚至不知道前面有没有路。
人每天都过得很辛苦,甚至是战战兢兢,有不间断的压力,但这也让他们奋起学习。那些守着日出日落的日子,那些睡不着觉的晚上,都决定了某一刻他们彻底的蜕变。
让自己从灰烬中崛起,甚至彻底的蜕变得以重生。告别了过去的凌乱,就像我那个被整理好了的书柜,让人心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