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由我为你解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美国心理协会主席,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他一共出版过21本书,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受到欢迎,比如《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真实的幸福》《教出乐观的孩子》。而这本《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畅销全球20年,销量达到200万册,也是一本非常经典的书籍。
马丁·塞利格曼在这本书中,详细地讲述了那些困扰我们的心理特性,到底哪些是能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抑郁症是可以改变的,而暴力基因不可改变。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点明:针对那些可以改变的心理特性,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和治疗的,但对于那些不可以改变的心理特质,比如说暴力基因,减肥等等的话,我们就要学会坦然接受这些特性,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进而找到一条自我提升的路径,感受幸福。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接下来,我从书中选取了三个重要的主题分享给大家:第一,我们到底能不能改变自身的问题?怎么样面对我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接着,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哪些心理特性是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不能改变的;最后,我们看一下作者给我们准备的自我提升方案。
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要点:人到底能不能改变那些困扰已久的心理特性问题呢?
现代社会,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比如说焦虑、抑郁、童年创伤等等。这里的话,作者把这类负面心理问题归类为“心理特性”。
比如说,焦虑,你大学毕业之后,一直在北京打拼了6年,租住在几环外的郊区的小破楼,每天赶早挤地铁,挤公交上班,所以,你非常渴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有一辆拿得出手的车。但是,别说房子了,你连首期都交不起,也别说拿得出手的车子,你连一个低配版的小车都买不起。
相比之下,你同届的朋友混得风生水起,住上了新房,买上了小车,老婆都要生二胎了,而你还一事无成,孤身寡人一个。这时,你感到不安,非常焦虑,你迫切地想要上位,想要改变这个状态,但是,你又觉得现在竞争激烈,你又退缩了。这种焦虑的情况,让你一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慢慢地精神状态也不好,上班老是出错挨骂。渐渐地,你的焦虑演变成抑郁症,你整天郁郁寡欢,你觉得自己已经膏石无医了。
但是,真的是膏石无医了吗?这些焦虑、抑郁的心理特性问题真的不能解决吗?我们就要束手无策,等着命运的安排吗?
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在书中作者塞利格曼总结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他发现,存在于我们身上的种种特性,有些是可以改变的,有些是不能被改变的。也就是说,大时代当下的我们,即便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负面的心理特性,但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心理特性都不能改变。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具体的案例来看一下,我们身上的心理特性,到底哪些能改变,哪些不能改变。
我们先来看看“抑郁”这个较为常见的心理特性。
说到抑郁,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现在整个中国抑郁发病的人是在逐渐增多的。众所周知的比如说张国荣、乔任梁、崔永元、陆毅,他们都是深受抑郁症困扰的明星。
除了明星,普通人患有抑郁症就更为普遍了。因为寻常人家孩子患有抑郁症,碍于种种原因,他们不愿意跟别人倾诉,因为没什么人关心,慢慢地他们就开始做傻事了。
就拿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来说,我有个女同学晓琳,她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很惬意,成绩名列前茅,并且在加入学生会不久之后,就交上了男朋友。后来,和男朋友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男友出轨,提出了分手。就这样,她美好婚姻家庭的梦想,就这样夭折了。她感受非常伤心、难过,慢慢地,她开始独来独往,沉默寡言,上课的时候,老师说什么都听不进去,记忆力衰退得厉害。后来,她发展到在学校里压根没法学习的地步,她就主动申请休学回家。
休学回家后,她的父母认为,这孩子就是玻璃心,小题大做,也没有搭理,只是认为这孩子就是失恋了难过一会儿。而晓琳她也没有对父母说出自己的感受,就这样,因为父母的不理解和冷淡的对待,她的内心更加难受了。于是,她趁周末爸妈外出的时候,在家里放煤气。是的,她准备自杀。但庆幸的是,妈妈提前回了家,这才制止了这场原本不可逆的悲剧发生。
也因为这件事,爸妈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在确保晓琳身体无大碍,并征求了她的意见之后,急忙带着她去看了心理医生。
从晓琳的例子,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抑郁症的可怕之处。但是,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告诉我们,抑郁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绝望、挫败、失落一步步逼近,自己却无能为力的情绪反应。总的来说,就是强烈的无力感和无价值感。
那么,患有抑郁症的人会有什么行为表现呢?
当一个人处于抑郁的情绪时,他会整天处于消极的状态,整个逻辑也都是扭曲的。那种状态怎么形容呢?可能在别人眼中,你很了不起、很厉害,过着受人羡慕的生活,但是你还是感觉自己没有价值,自己没用,是个无能没有价值的人。别人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你明明已经做得很优秀了呀。但是你还是不满意自己,你觉得自己就是不行。这就是扭曲的逻辑。
然后,因为这些扭曲的逻辑,自己就会整天被消极情绪围绕,整天郁郁寡欢。比如说,对什么事儿都提不起精神,特别想询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做这个事情或者做那个事情有没有意义?因为你感觉做什么都没意思、没劲。无论你做什么,都很难让你快乐起来,只能等着这个消极的情绪自己消退。甚至不愿意见人、不愿意和人打招呼,更愿意一直宅在家里。如果非要做什么决定,或者去一个从没去过的地方,做一些从没做过的事儿,就会很抗拒,很恐慌。
再严重一点就是,身体会特别的乏力,睡眠质量也不好,常常做一些很有压力的噩梦。比如梦到自己背着一袋大米,或者背着一座山,或者在梦里被怪物追赶等等,慢慢地身体状况也不好,容易生病……
前不久,在天涯贴吧看到有个帖子,叫做“重度抑郁自愈”。这是一个网友患上抑郁症到痊愈的自述。在帖子里面,她表示,自己前不久患上抑郁症。在生活中,她原本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后来,因为至亲的突然离世,心情非常低落,患上了抑郁症。她的抑郁症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必须接受住院治疗。
当时她的身体就迅速地垮掉了,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走路都成问题,已经没有办法正常地生活。在医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每天都要吃药治疗抑郁。她没有任何食欲,吃下饭之后有时候还会吐出来,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吃下去,因为知道不吃饭会饿死。她的睡眠质量也是非常差,晚上根本睡不着觉,通常一星期下来,只能睡八个小时。普通人很难想象患有抑郁症是多么地痛苦。这就是患有重度抑郁的情况,整个人各个方面都变得非常糟糕。
那么,抑郁症能治疗吗?
作者认为,抑郁症不可怕,抑郁症能治疗。因为,抑郁症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不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有抑郁症发病数量逐年提升的现象。
当然,要治疗抑郁症,我们还是要从根源问题出发,它的出现和我们的时代变化有关。在20世纪50年代,那是个普遍焦虑症的时代,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如今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稳定。但因为社会竞争压力过大,每个人为了竞争都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过多地关注外在的物质世界,反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情绪。忽略内心的感受,就容易让抑郁的情绪逐渐地积累,一旦遇到一个导火索,就会发展成抑郁症。
换句话说,其实在这个时代生活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抑郁的情绪,而被诊断为所谓抑郁症的人,不过是抑郁的情绪多了一些,自己扛不住、处理不了而已。
作者告诉我们,抑郁作为一种情绪反应,自然也是可以调整和控制的。具体怎么去做呢?
书中提到了两种方法:认知疗法和药物疗法。
认知疗法是怎么做的呢?认知疗法的治疗方式,主要就是让心理咨询师改变来访者对于某些事物的认知。如果我们能改变我们的认知,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另一个就是药物疗法。药物疗法的主要治疗方式,就是吃药。如果我们能通过药物调整身体内的化学物质,那么心理问题也会得到控制。
这两种方法各自都有什么效果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一下。
有一个高中男孩阿军,他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对他的要求很严格,如果考试考不了前三名,那就是无能,是个没用的人。表面上,他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但是他内心的压力非常大,非常重视考试,害怕自己在考场上表现不好。最后,快到高考的时候,他的负面情绪爆发了,学不进去,滴水不进。他的父母看到他非常痛苦,只好带着他去医院。
结果,医院给出的诊断结果,就是重度的抑郁症,要吃药、住院治疗。治疗抑郁症的药都是有副作用的,不能单独吃一种,要轮换着吃。在前期吃药,抑郁症的确是有所控制了,但是因为需要长期吃药,他的身体就开始变得肥胖,浑身也没有力量,眼看着身体因为吃药就要吃坏了。
这时候,就要配合认知疗法来治疗抑郁症。换句话说,就是吃药、认知疗法双管齐下。
在认知疗法的过程中,心理医生渐渐了解到,这个男孩之所以患上抑郁症,是因为父母给他灌输的错误的观念。他们想要求自己的孩子一直是前三名,一直是最优秀的。同时,这个孩子也认同了这个说法,所以,心理才会有这么大的精神压力,很害怕自己考不好。这种担心害怕的情绪,长期积累下来,就导致了抑郁。
找到抑郁症的根源之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这个男孩调整了自己的认知,知道尽管学习很重要,但也不是人生的全部,因为除了成绩,我们的生活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关注和重视的东西,比如说朋友,亲情等等。
后来,经过一年时间的认知疗法和药物治疗,阿军渐渐地走出了抑郁症。尽管错过了一年前的高考,但是他现在觉得精神状态很好,整个人轻松多了,他也相信,再读一年高四,自己一样会取得好的成绩,考上梦想的大学。
所以说,抑郁症这个心理特性其实是可以治疗和改变的。药物疗法呢,治标,能控制住抑郁发展的程度,但是对身体有副作用。认知疗法治本,能够有效地治疗抑郁,但是发挥效果的时间比较长。
那么,是不是我们所有的负面心理特性都可以改变和治疗的呢?并不是的,作者就提到有些心理特性是不可改变的。比如说,暴力行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暴力行为,那么就不得不提一下童年的创伤。因为在传统的心理学中,他们一直认为童年的遭遇会直接影响我们长大后的行为,但这个观点就是对的吗?成年人的问题,都是因为童年的不幸引发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在美国,有一个家庭,丈夫的工作很忙,很少回家。每当他有空在家陪伴妻子和儿子的时候,却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儿殴打妻子和儿子。比如说,就算因为家里用什么地毯,都会跟老婆吵着吵着就动手了,再比如看到儿子成绩不好,上来就扇儿子耳光。他简直就是个暴力狂,后来他家里人受不了了,就一起去做家庭治疗。
“你为什么会有殴打妻子孩子的冲动呢?她们并没有什么大错呀?”面对心理咨询师的疑问,这位丈夫表示,自己的暴力倾向,是因为自己童年也是被自己父亲打过来的。他的父亲常常在酒后殴打他,所以,他长大成家后,就忍不住殴打他的孩子,他认为这是童年创伤造成的。
不仅这个暴力丈夫是这么想的,很多人都觉得成年后的行为都是取决于童年的遭遇。
面对这种类似的案例,作者认为,传统心理学提出的“童年的遭遇会直接影响我们长大后的行为”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很多研究调查下,已经证明了童年的生活对成年后的生活影响很小。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因为小孩子生命力旺盛,他们很容易就能在挫折和打击中恢复。举个例子,经过调查,很多家庭对比结果中发现:在孩子11岁之前,如果家庭有亲人去世,这才会让女孩增加一些抑郁的几率。并且,数据调查也显示,一个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主要影响,其实主要来自于基因的遗传和后天学习。
他们把自己不幸的原因,归结为童年遭遇到的事情,其实不过是想保留一点儿尊严。“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坚强,而是我的童年很不幸呀。”这样解释,就能让人心里稍微舒服一点儿,但也容易让他忘记自己应该负担起人生的责任。
我们再回到暴力狂父亲的案例中。他的暴力倾向,并不是童年创伤决定的,而是先天的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他的父亲有暴力倾向,所以把相关的基因也遗传给了他;第二种呢,就是后天学习形成的模式。也就是暴力打人,是后天学习之后,我们不经过思考时候的第一反应。
比如这位丈夫,他和妻子有分歧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动手。他没有仔细地去思考解决办法,而是不假思索地选择暴力解决一切。他发现用暴力可以很迅速地让家人听话,所以,下一次就更容易使用暴力。这就是他在父亲打他的时候,他不经意间学习形成的模式。
也就是说,我们的心理特性,要么是经过学习形成的模式,要么是天生基因决定的倾向,和童年的创伤关系并不大。这位丈夫把自己的暴力倾向归结为自己童年的经历,很大程度上是想逃避自己的责任。
通过刚刚的案例,我们可以明白,我们长大后的行为其实和童年创伤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对我们成年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基因,其次就是后天学习模式。
孩子有暴力倾向,很可能不是被父母打出来的,而是遗传了父母有关于暴力的基因。基因层面的问题,以我们目前的科技来说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尽管基因我们没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端正自己的态度,调整我们的学习模式,让自己更好地接受自己,更好地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给我们的自我提升方案。
在书中,作者给了我们面对心理特性的两个方案:第一,有勇气接受你不能改变的事情,例如基因;第二,努力改变你能改变的,通过探索模式的方法,进行自我提升。
一般来说,让我们不满的心理特性,大概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我们的基因导致的心理特征,现在的科技暂时没办法解决,我们就只能坦然地接受。比如天生就比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天生就有反社会的倾向等等。
这些没办法改变的问题,我们怎么都甩不掉它们。它们就像是一个牛皮糖,牢牢地黏在我们人生上不撒手。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既然这个牛皮糖甩不掉,我们就只能背起来,用勇气克服它给我们造成的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怎么了?好动怎么了?就算解决不了,我也有勇气背负着这些问题活下去,还能活得更好。
第二类是我们的思考模式,什么叫做模式呢?模式是我们面对外界事情的时候,未经思考的情况下,第一时间产生的态度和想到的方法。比如面对大量的工作,第一反应是逃避,想去看电视剧。这就是“拖延”的模式。
如果是涉及到模式层面的问题,例如坏习惯、负面信念,就比较容易改变。因为模式都是经过学习和强化形成的,我们只要付出一些努力,就能形成新的模式,从而改变我们自己。
那面对这些可以改变或者不可以改变的心理特性,还有没有更详细,更系统的提升方法呢?作者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探索模式”, 也就是突破原本的思想模式。
就拿我自己来说,前不久,公司总部组织各个分公司联谊,当时我被安排了接待入场人员的工作,我想着能认识几个妹子那是真好啊,但是被临时安排去维护交通秩序。当时心情就很差,第一反应就是不满意、浮躁。虽然也在做事,但不是那么的认真。大家注意,这个时候,我的模式给我和周围人带来的效果都是负面的。
这时候,旁边一个较为年长的前辈就拍着我的肩膀。他说,既然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被安排到这个岗位上,那就不妨先把这个事情做好,现在的抱怨也没法改变现状,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靠不住、办不成事儿的人。经过他的提醒,我意识到我的模式是消极的,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于是,我就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动,端正态度去对待我接下来要做的工作。
从这里,我们发现,每个人,在处理事情第一时间出现的模式,未必就是正面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及时地意识到我们的模式什么是积极的,还有什么是负面的,通过反思,我们就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走在正确、有效的道路上。这就是通过探索模式,来改变自己的方法。
并且,我们的思考模式是一点点学习来的,如果不主动思考的话,原本的思考模式是不会自己改变的。思考模式不变,人生就不会有变化。我们想要改变自己,就要着手去改变自己的模式。
在经过了一天的工作、学习之后,我们回忆一下今天所遇到的事情,哪些地方自己的态度和方法是不太恰当的,可以改进呢?如果我们修正了自己的态度,学习了正确的方法,那么,事情一定会慢慢往好的方向发展。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暴力狂的案例,如果他能有意识调整自己的模式,他可以在健身房,把自己的暴力倾向转化到搏击俱乐部的训练中,而不是非要在家里殴打妻子和儿子。如果他能主动地改变自己,那么,家庭也就会变得更和谐,更接近幸福。
与之相关的还有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经典书籍中,有一个高效能必备的习惯,那就是“积极主动”。说的是,你身为成年人,有责任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你的环境不好,你就有责任主动的把你的环境变好,或者选择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这就叫“积极主动”。埋怨条件不好,埋怨自己不幸的童年,而不去行动,这都是消极、被动的体现。
你要记住,你的人生你做主。你可以创造你的未来。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讲解的全部内容,下面,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先提出了人能不能改变一些负面的心理特性这个观点,然后从抑郁和暴力这两个案例证明了,我们有些心理特性是可以改变的,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但是暴力层面的基因影响是不可以改变的。当然,我们的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基因的遗传。基因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去探索改变自己原来的思考模式,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一句话总结一下,努力改变能够改变的,平静接受不能被改变的。过去没法改变,但是未来在你手里。
好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这本书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