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还是阴晴不定的微寒,午后却是一片艳阳。冬末的阳光,偏爱在午后挥洒。
街道的人行树,已是繁花满枝,催人思土归田。春耕的心思萌动了。
走在蜿蜓的水泥小道上,忽见长出新叶的小树绕着农家的围墙,给了旧颜增添许多生机。户门大开处,大黑狗在天井的正中央趴拉着,舒舒服服地享受着暖阳。
穿过一片落叶后正在发叶的小树林子。可以在这棵树干与那树干之间的空隙轻盈绕行,也可以在那棵树干与那棵树干之间的空隙逗留。这般天气,不急不徐,图的是个惬意随心。
出了林子,眼前是一片宽广亮敞的田野。
田野里,桃红李白菜花黄,油菜绿白菜白,麻雀树梢鸣。
田间苗稀处,隐约可见握镰锄草的女人、挥锄挖地的男人,远处躬身点种的背影。象有预谋似的,七家八家的都在这阳光赐于大地的时日里,赶着春耕的趟儿。
这片田,我给它起个名叫百家田。因为这里的种植户按一季算只有十多家,可是按二十年累计来算,百家有余。
这是一处城郊被征拆弃耕多年的暂时闲地,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公田。
城里散步的人寻到此处,起了闲心,就各自为阵圈一小块地,开荒挖土,随意地种植起来。忙了累了,也就无声地丢弃了,别处去了。
新的散步者来了,变成新的一季种田人。百家田就是这样几易其主,生生不息,滋养着城里人的闲心。
说是养闲心,其实是不确切的。会种田能种田的人,根基与田地相连,老家,或者老家的老家应该是村里的,基因里有了带了乡土的气息,闲时会有念想。
那个门前的水塘、那棵酸爽的柚子树,那片茂盛的茨竹林……
腊月的年糕味,三月的盐菜干酸,五月的麦饼香,十月的新米香……
石板上的青苔,亮瓦透进的一道亮光,屋檐滴下的雨柱,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
马路上的车水马龙,赶场天的人声鼎沸,抢收时节的兵荒马乱……
百家田里的城里人,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乡村味道。他们种田,是在种那个心里的味道。他们种田,是在种那个梦里的情结。
再也种不出滚滚麦浪,再也种不出金灿灿的稻谷。养不了塘鱼,釆不了山菇。没有亮瓦,没有屋檐……
故乡,是故人已去的梦乡。启程的那一天,注定是永别。念乡还乡,终究成为旁观者的瞻仰观光。
百家田的种植,可以抒解思乡还乡之情,却回不到他的故乡。
今年的春耕较早啊(公历比往年),是因为城里人蜗在钢筋水泥房里呆腻了呢,还是因为没有见到土地太久了呢?大家都选择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回到百家田劳作,怀想各人的故乡。
回途中,在李阿姨家的田地旁,我发现了几块新开的荒地。呃,又来了一荏新的种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