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跟同事闲聊,同事说了这么一句话“只有我们做IT的才这么严谨,其他人不这样。”当时就触动到我,仔细想来感触颇深,心中许多模模糊糊的疑惑竟豁然开朗。
当然,同事的话未必完全正确,严谨的行业绝不止IT,比如医生肯定也是非常严谨的。但它确实说明了一个道理:职业养成的特质会融入血液,成为人们性格的一部分。
在生活中遇到过多次这样的情形:明明只要稍微认真一点点、多付出一点点就可以把事情做好,但对方就是不去做这多的一点点。低情商的我,挺想不通这些人为啥这样。尤其是在服务行业,当碰到这样的事情时,常会生气甚至与对方发生口角之争。而有时候,对方就是自己的家人、朋友,每当此时,就更郁闷了。
现在想来,或许对方确有问题,但更大的问题在我自己身上。我拿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事准则做为标准来要求和评判他人,这本身就是大错特错的。抛开社会通用的做人、做事的最低标准,每个人在更上一层的行事准则上不可能完全一样,一定是千差万别的。不仅仅是职业,还包括成长背景、所处环境等等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观念。而不同的观念必然表现为不同的语言和行为。所以,在面对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时,特别是低于自己预期的情况下,不能只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本能地去生气、去回怼,还要多思考一步,他为什么会这么说、这么做,为什么和我的预期有偏差。这一思考,就会对对方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求。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同理心”。于自己而言,也能看人看事更加通透,多包容少生气。
如此简单的道理,我至今才完全想通,也的确是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了:) 好在古人有一句话可以让象我这样愚钝的人拿来自我安慰:“朝闻道,夕死可矣”,感谢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