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第一天
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学校门口,坐上大巴直达苏州。两个小时后,便到了苏州火车站,百无聊赖地等了几个小时,终于坐上火车驶向目的地——西安。
在火车上与同学玩耍,到了晚间爬上自己的上铺睡觉,起来后又是一番嬉戏,终于,在我们所有人的期待中,火车进站!
首先,我们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下了大巴,映入眼帘的便是气势磅礴的江泽民先生的题字“思源学生活动中心”。活动中心看起来非常大,听辅导员夏老师说,这里是学生的社团活动所在地,学生们的大礼堂也在这活动中心里头。
从大门往里走,小路两旁便是郁郁葱葱的两排大树,景色优美,非常怡人。
信步向里,入目便是一处分岔口,旁边栽种着与众不同的几棵银杏树,这几株树像有魔法似的,面朝阳的那一半是金黄色的,有些叶子,甚至还带着点红色,仿佛接受了阳光的沐浴,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纱衣似的。而背阳的那一面,却是生机勃勃,青翠欲滴的绿叶。
继续前行,右边的一块大广场上,有一个像书页似的雕塑。
正前方,钱学森铜像与“钱学森图书馆”格外引人注目。
夏辅导员给我们布置了研学任务以后,便放我们去自主寻找答案了。研学任务比较简单,是向广场周围及图书馆的学姐学长们问出西安交大的校训。在我们十几分钟的细心询问下,终于有了结果:“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真的对人很有启发哦!
接着,我们又随辅导员继续向前,去了“不挂女神”石像前拍照。据说和不挂女神合影,能保证一年之内不挂科哟!还不知道灵验不灵验呢!
一路走,一路赏,就这样慢慢地,我们出了西安交大,去了下一个景点:兴庆宫。据说这兴庆宫,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一处行宫,他们经常在这里游玩观赏。
继续向前,这里最著名的牡丹亭已然走到,据说这里的牡丹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颜色,每天不同时间到这里来欣赏到的是不同样子的牡丹,一定美丽极了!
随着大部队一路向前,不觉出了兴庆宫,第一天的游览行程便到此结束,下午是开营仪式与专家讲话,我们都听得很认真,知道了与西安有关的许多知识,收获颇丰呐!真期待第二天的研学行程喔!
研学第二天
今天,改了行程的我们,现在出发去西安博物院!
进入西安博物院,辅导员告诉我们,先去不远处的小雁塔,再去博物院。于是我们便跟着辅导员,往左走。入目一片深绿,偶有几处古色古香的小房子,藏在绿树掩映间,惹人忍不住想去一探究竟。沉醉其中,不觉间,耳朵里传来几声厚重的钟声,萦绕于耳畔,走近,一座金色大钟夺人眼球,钟身被吊在一处木制架子上,前方有一根圆木,用一根绳子吊在那里,一对中年夫妇接双手捧圆木,用力撞击大钟,故而发出如此的“铛,铛”声。
接着向前,便到了小雁塔。小雁塔塔身高13层,它如守护者一般,静静地立在那里。据辅导员说,这小雁塔经历过六次自然地震,有过“三离三合”之遇,即先一次地震被震出一条裂缝,又有下一次地震使它合上。就这样经历了三次离合,才成了今天我们眼前的小雁塔。听过之后,不得不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啊!
终于参观完小雁塔,我们原路返回,走到西安博物院,开始欣赏博物院中的藏品,。这次的研学任务便是找到发给我们的三张照片上的藏品,并拍照带回。我们带着任务走进博物馆,刚进入第一个展厅,便被里面的文物的精美制作技艺给迷住了。不费吹灰之力的,我们找到了第一个目标“鎏金走龙”。这条龙全身金色,身形修长,做工精细,连龙鳞都被雕刻得一清二楚,细致极了。
边走边欣赏,出了这展厅,下了负一层,慢慢欣赏中,又发现了最后的两个任务文物:三彩腾空马和彩绘小憩骑驼俑。三彩腾空马是一件陶器,一匹棕色的马,栩栩如生,一位身着蓝色衣裙的妇人跨坐在马上,面带笑容,仿佛看见了什么令她开心的事情。
彩绘小憩骑驼俑则展现了一位累了的人,靠在双峰骆驼的一个驼峰上休息的场景。
参观完博物院,我们乘车去吃了午饭,下午便去了大唐芙蓉园,继续游览,在大唐芙蓉园中,我们看到了一处小型瀑布,泉水从假山上倾泻而下,水花顺着风向我们这儿飘,使得原本酷热难耐的天气,因为这些水珠有些变冷。不觉间我们来到了紫云楼,这里有空调,与外面的炎热相比,真是舒服极了。紫云楼的每一层楼都特别高,大约有七八米的样子,我们一行人按着行程表中的节目单,赶去了三楼观赏表演“俄罗斯舞”,尽管表演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不得不说他们的舞姿真的很棒哦,值得一看!
之后我们又在这儿看到了孔雀,小梅花鹿等小动物,都很可爱哟!我拿起一些树叶喂给它们吃,它们也完全不害怕呢!临集合时,我们还看到了一场击鼓表演,那鼓声震天,直击人心,走了一下午的疲惫便全消散了。
吃过晚饭,我们又去看了秦腔表演,那些专业演员的小品,再加上全程的秦腔音调,令我们虽听不懂,但又看得津津有味。
今天的西安之行是文化之旅,所到之处都充满了西安的文化气息,真是不虚此行呢!
兵马俑游记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周围的大型陪葬坑之一,他的发现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便来到了这里,一睹兵马俑的风采。
首先,我们来到了一号俑坑中。坑外牌匾上的古文字告示着我们,里面兵马俑被挖掘的时间名列第一。我们走进一号坑中,边走边欣赏,边听辅导员讲解。一号坑呈长方形,总面积有1万多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俑坑中大多就是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左右。他们一个个站得笔直,威武潇洒,双眸的目光透出点点坚毅。一旁的跪射俑不是很高,大约1.5米左右。他们每人手持弓箭,英勇待战。前面领头的是大腹便便的将军俑。他们目光有神,好像在大声发施号令,指挥全部兵马作战。所有兵马俑,有的仰望天空,好似在想念远在故乡的亲人与朋友;有的目光坚定,仿佛在想着如何战胜敌人;还有的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问题……
出了一号俑坑来到资料室,这里有单独的兵马俑陈列。我走到其中一个跟前,开始细细观察,才恍然发现兵马俑的细致生动:这兵马俑的眉眼口鼻都逼真得像真人,他的头发丝甚至都是被雕刻师一根一根雕刻出来的。他身披的铠甲层层密密叠在一起。听讲解员说,每一位兵马俑的雕刻都是有真实的士兵对照的,所以每一位兵马俑都不一样,样子、神态……各有千秋。
慢慢向前,进入3号坑中。我依言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果然神态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有的慈善含笑……真的栩栩如生呢!这些穿窄袖战袍外套,披挂齐腰短甲,脚蹬锦袋兽纹鞋,头戴防风帽的,显然是机警的骑兵;身着胡服,外披战甲,头戴软帽,足蹬短靴,一手牵马一手提弓的一定是骑士;头戴长冠,双臂前伸,双手扶发的,显然是技术熟练的御守;还有头戴长冠穿长袍,着长甲,手执无钩的指挥官;以及身着彩色鱼鳞甲,双手扶剑,气度不凡的将军……仅仅没有色彩的兵马俑,便如此夺人眼球,那刚出土的那些尚未氧化的兵马俑,该是多么逼真呐!
兵马俑是西安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此次西安兵马俑之行,受益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