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干货|反思与曝光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一个问题  新媒体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

坚持+吃苦+干

什么悟性都是空的

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选择和坚持

第二个问题  新媒体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最大的特点就是失败

所以认为新媒体是一个暴利行业的

基本上可以放弃了,哪里有什么暴利行业

都是汗水拼出来的,新媒体顶多算一个,不要金钱成本的行业,绝对算不上暴利行业  不要听某些人的瞎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做一个公众号,首先是希望能够有人关注对吧,我们把这个过程定义为获取客户(叫成吸粉、获客、拉新都行);

接着我们希望来的每一个人都能经常和我们互动,能够经常看我们的文章,能够经常给我们留言点赞转发推荐,来一个粉丝全套最好,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活跃;

我们希望粉丝能够一直活跃,而不是三两天活跃了就不理我们了,也不难三两天就取关我们了,我们把这个过程叫留存;

但是不管你怎么做,都是有一部分用户会慢慢的不理我们,不看我们的文章,不和我们交流,所以我们还得做一个步骤叫做促活。

当我们把这几点都做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粉丝粘度,粉丝粘度的产生就证明我们做成了一个“品牌”。

品牌是新媒体人的最高追求。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吸粉,然后活跃,然后留存,然后打造粘性,然后打造成功一个品牌!

我们现在一个一个的来讲。

第一个是吸粉。

我们把用户称为自然量和激励量

比如刷单,或者是支付宝那些活动都是激励量

用户对这个产品没有兴趣,这样的用户是不长的

所以支付宝做了那么多年的活动 ,微信一直不做,但是大家的用户量还是差不多,因为微信是社交嘛 ,始终是比支付场景要大的 。

那么哪些是自然量呢?

比如抖音 ,你新去下载抖音,你就是自然量,你是对这个产品有兴趣的,你才可能会留在那里,如果你对这个产品都没兴趣,你会留下来吗?

所以我建议大家做一个公众号也好 ,还是小程序  软件也罢,都不要去做激励量, 就是让自己的朋友关注 , 或者让大家帮忙推广什么的,那个量能有用吗?估计还会喷你 ,得不偿失,所以吸粉的基调就是不能有激励量,任何形式的激励量都不行!

第二呢,要想推广好一款产品或者公众号  不管什么了,什么知乎引流啊, 那些都不太靠谱, 当然你能力够 ,可以试试,

就是你到其他平台去做优秀的帖子 ,然后这些平台给你曝光量 ,你就在帖子后面加上自己的公众号什么的 ……

这个前提是得自己有水平,而且呢还要把住时机 

接着呢,就是互推,就是我的公众号和你的公众号互相推广,这个比较常用,对于新人来说呢,也不错,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要深度了解用户深处的需求  然后针对需求下手。

问一个问题,不要回答,心里面想想就行。

你为什么会主动的发朋友圈?

我们为什么会发朋友圈?

发一个朋友圈就相当于曝光嘛,那我们为什么会发朋友圈呢?

总结了一下:

首先是孤独,孤独是永恒的主题,期待得到认可,

期待有人靠近你。

接着是炫耀,比如有些小程序出来的时候,或者公众号爆文的时候,或者是什么自己获得很大的成功后,你就想着去发一个朋友圈,这是源于炫耀。

这两个因素呢,也是做产品人必须掌握的用户心理

留存和活跃呢,对于APP和小程序各有各的办法

但是对于公众号呢,只有一个办法!

保持更新,因为更新是和用户之间沟通的唯一方式,也是你对用户的唯一价值,所以必须保持更新,为了让我们保持更新,我们必须成长,因为你不成长,你写的东西一直没有进步不行,成长是两方面的  :

一方面是运营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成长,运营和写作不可能分家,新媒体里面,必须一起走。

另一方面呢,是你个人的成长。

比如做一个大学生的公众号,你自己都不去成长,不去参加社团,不去拿奖,不去比赛,不去创业,就有了一点阅读量后骄傲自得,那你的公众号怎么成长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43评论 4 26
  • 每天进步一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点~~从开始只能写几句话、模仿别人的观点,到现...
    一个帅气的名字呀阅读 18,293评论 4 31
  • 1,从本篇文章/音频/视频中我学到的最重要的概念 (1)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 A Global ...
    346杜卓琳阅读 253评论 2 1
  • 画重点:几乎人类所有的行为改变,都不是对意志力的挑战,而是平衡理智和情感的智慧考验。 大象和骑象人的例子,说明达到...
    从容如羊阅读 239评论 0 2
  • 这篇还是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故事的真假你们说了算。其实,文字间表达的观点,远比是谁的故事重要。 这是个每天只知道...
    乡下人老二的日记阅读 499评论 0 1